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投运,实时监测10万地块气象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近日,我国宝鸡市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投运,标志着宝鸡市在智慧农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中心通过实时监测10万地块的气象墒情,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助力农业现代化。
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位于宝鸡市高新区,由宝鸡市农业局、宝鸡市大数据管理局共同建设。该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数据处理平台和农业专家团队。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分析和发布农业气象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据了解,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可以实时监测10万地块的气象墒情。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气象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降水量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墒情报告,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墒情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于农民的经验和直觉,难以做到精准施肥、灌溉。而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的投运,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时监测气象墒情,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土壤状况,调整种植计划,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此外,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还具备以下功能:
1. 农业资源调查:通过对农田、土壤、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的调查,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2. 农业灾害预警:根据气象数据,预测农业灾害发生趋势,为农民提供预警信息。
3. 农业生产指导:根据墒情数据,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施肥、灌溉等指导。
4. 农业市场分析:通过对农业数据的分析,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他们调整种植结构。
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的投运,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宝鸡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农业大数据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总之,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的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农业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将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眉县猕猴桃太空育种成果落地,抗寒新品种“金瞳1号”亩产值超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降至历史最低
- • 北郭村“臊子面大赛”创新升级:机器人臂膀挑战手工擀面,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渭河龙舟竞渡赛重现古风,百支队伍角逐“周秦杯”
- • 宝鸡金台观景区焕新亮相,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
- • 太白山温泉康养集群营收突破8亿:中医理疗与高端民宿引领新增长点
- • 慈善寺文旅扶贫项目助力村民增收,门票分红年入万元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展现中国地方特色魅力
- • 凤椒庄园辣味挑战赛:花椒冰淇淋与麻辣火锅,引爆你的味蕾!
- • 宝鸡农业无人机保有量突破千台,统防统治覆盖率高达90%,助力乡村振兴
- • 积分制治理助力乡村振兴:1300村村民用文明积分换生活物资
- • 页岭连翘花海汉服节,无人机捕捉“金色大地人体艺术”的绝美瞬间
- • 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全省交流,2.7万名干部扎根一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岐山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300名青年返乡创业
- • 传感器产业园聚势成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引领产业新高峰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
- • 陇州社火脸谱彩绘走进校园,10万学生成为“非遗小传人”
- • 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千户农家共享祛虫祈福食俗
- • 陕西更低调小城,藏着秦岭80%的绝美风景!
- • 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动态清零保障住房安全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走进现代课堂
- • 太白山脚下农家乐集群焕新升级,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收入翻番再创新高
- • 扶风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小麦亩产突破650公斤,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太白高山蔬菜预制菜出口日韩,即食沙拉订单激增300%,开启健康饮食新潮流
- • 村级卫生室“中医阁”全覆盖,村民家门口即可享受针灸推拿服务
- • 眉县猕猴桃:有机认证面积超30万亩,欧盟标准基地直供出口,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太白蜂蜜无人机巡检蜂场,AI助力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9%
- • 秦岭北麓宝鸡段野生大熊猫增至12只,生态廊道修复成效显著
- • “扶风‘陕果西香’哈密瓜强势登陆盒马,订单农业助力3万亩基地发展”
- • 宝鸡文理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 • 凤翔泥塑合作社:联营百家农户,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周原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完工,3万村民受益生活焕然一新
- • 太白县电商扶贫产业园投用,土特产年网销额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高山冷凉蔬菜直供西安连锁超市,亩均收益破万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走进唐井取水礼,体验盛唐宫廷饮水习俗——麟游之旅
- • “投资8亿,关学文化园动工:1:1复原横渠书院讲学场景,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奶山羊“撬动”千亿级产业,这个县怎么做到的
- • “15分钟便民生活圈”荣膺全国示范,夜间经济占比超40%,点亮城市活力新篇章
- • 陈仓区首推“乡村教育振兴券”,20所偏远学校设施升级进入千万级时代
- • 常兴镇纺织技工学校开班,订单式培养助力农村青年就地就业
- • 《经典咏流传》奏响西府民歌新篇章,全网播放量破亿,古韵新声传颂千年文化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销量激增,充电桩覆盖率全省领先
- • 岐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助力中国新能源车电机产业腾飞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重现“周秦汉唐宴席”文化盛宴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创纪录,千米长桌宴盛况空前吸引10万游客
- • 渭滨区近郊农村“智慧大棚”投用,蔬菜产量提升30%直供城区超市
- • 融合教育试点校扩至8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率显著提升
- • 扶风县教育云平台上线,城乡学生共享名校直播课堂,教育公平迈出坚实一步
- • 《资本论》原始笔记亮相,张仲实翻译成就再现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路径
- • 慈善寺周边农家书屋升级,数字化阅读助力万名山区儿童梦想起航
- • 西府十三花宴席荣登APEC峰会菜单,国际政要竞相打卡成为美食新地标
- • “扶风制造”跨境电商交易额翻番,假发、服装出口欧美市场再创新高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降至历史最低点
- • 千阳苹果主题乐园盛大开放,VR摘果与全息投影果园成儿童新宠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工资超4000元
- • 岐山转鼓队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艺人年收入突破10万
- • 东湖书院国学大讲堂盛大开讲,百名教师获传统文化教学认证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氢能重卡生态链项目签约企业突破50家
- • 陶瓷艺术大师走进校园,职校学生作品在国际陶艺展上斩获金奖
- • 麟游布尔羊肉冷链加工中心投产,养殖户年均增收8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教育扶贫资助金助力脱贫攻坚,辍学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智慧社区建设助力独居老人安全,全市150个社区实现全覆盖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大开幕,唐王巡游再现宫廷乐舞,万名游客共赏千年风华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8亿,“公司+农户”模式助力500家庭脱贫致富
- • 周文化数字产业园发布元宇宙IP,虚拟青铜器NFT首拍破千万,开启数字文化新纪元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擀面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掀热潮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史前陶器制作
- • 乡村道路“白改黑”全覆盖,公交班车通到山沟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交通变革
- • “老年幸福院+日间照料”模式:破解空巢养老难题的创新路径
- • 张载文化园签约10所高校研学基地,文化IP衍生品产值破亿,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