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落地,重塑城市文化新地标
近日,备受瞩目的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正式获批,标志着我国又一重大文旅项目成功落地。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高达百亿元,将充分利用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址资源,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为宝鸡市乃至陕西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宝鸡老工业区曾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工业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为保护和传承工业文化遗产,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宝鸡市 *** 提出了老工业区焕新计划。
据悉,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对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保留其历史风貌,使之成为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
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址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三、城市功能优化升级。通过改造老工业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此次获批的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正是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将充分利用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址资源,结合现代旅游元素,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项目规划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将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1. 工业遗址公园:以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址为基础,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依托老工业区的工业遗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吸引各类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3. 主题酒店集群:以工业主题为特色,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主题酒店,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
4. 特色商业街区:结合老工业区的历史风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丰富游客的购物体验。
项目的实施,将为宝鸡市带来诸多利好。首先,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工业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其次,有助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城市收入;最后,可以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
总之,宝鸡老工业区焕新计划获批,百亿级工业遗址文旅项目的落地,将为宝鸡市乃至陕西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宝鸡市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 • 太白高山蔬菜预制菜出口日韩,即食沙拉订单激增300%,中国绿色食品走向世界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工资突破4500元
- • 宝鸡“嵌入式扶贫车间”助力132个村脱贫致富,年均增收超万元
- • 民间艺人创新传承,“花椒香囊”非遗技艺与现代文创的完美融合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诗意灯阵点亮《关雎》《蒹葭》千年风情
- • 教育扶贫资助金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发放4.2亿元,辍学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千阳荞面饸饹农耕体验园盛大开园,游客全程参与“从种植到餐桌”的农耕之旅
- • 秦源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复原先秦青铜器铸造工艺引领文物复刻新潮流
- • 绛帐食品工业园建成西北最大速冻面米基地,供应链直达长三角,引领食品产业新格局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启动,百万尾生态鱼助力水质净化
- • 城乡居民医保“村医通”全覆盖,慢性病取药不出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高铁新城TOD项目盛大开工,万科、华润联手投资200亿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建成,300户山区群众下山安居乐业
- • 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圆满完成,1200户困难家庭喜迁安全新居
- • 陈仓区传统婚俗展演:花轿迎亲、撒帐礼再现古风婚礼盛况
- • 凤翔区农村“煤改气”全覆盖,2万农户告别燃煤取暖迎来清洁能源新时代
- • 岐山周原考古遗址公园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提名
- • 东湖端午龙舟竞渡:百桨齐发,传承千年水乡习俗
- • 太白山民宿集群荣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麟游山歌对唱大赛火热开赛,方言唱词记录农耕生活记忆
- • 周原文化进校园,青铜器主题课程助力全区中小学文化传承
- • 凤翔泥塑与航天IP强强联手,限量款盲盒首日售罄引发抢购热潮
- • 宝鸡市全面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助力生态平衡
- • “法治小院”遍地开花,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5%,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千湖湿地秋色浓,中华秋沙鸭亮相生态摄影大赛引万人瞩目
- • “农村互助幸福院医养结合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农村养老新格局”
- • 中国(宝鸡)国际产业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达成合作意向800亿
- • 关山草原“牧光互补”项目并网:光伏板下养羊,年发电量达1.2亿度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助力市场火爆,前11月销量同比增长180%
- • 凤翔区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节水50%、增产200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麟游血条面直播带货单场破500万,非遗手艺成乡村振兴“金钥匙”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跨越时空的美食盛宴
- • 龙门洞道教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岁道长亲授“节气导引术”
- • 农村燎疳节:环保升级,秸秆雕塑焚烧替代露天燎火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交流计划盛大启动,沿丝路重走西域三十六国,传承千年友谊
- • 农村电网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偏远山区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
- • 凤县林麝存栏量突破3万只,助力“中国林麝之乡”品牌升级
- • 宝鸡美食国际联盟成立,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眉县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开班,千名新农人掌握无人机植保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西秦刺绣产业园牵手迪士尼,非遗文创产品全球首发引发热潮
- • 宝鸡青铜纹样惊艳国际时装周,“国潮+乡村”跨界融合助力产业升级
- • 西府美食进景区,特色小吃助力旅游收入增长40%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基金,古韵传承焕新颜
- • 金台观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升级,便民健身广场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陈仓区夜间经济示范带盛大启动,啤酒节狂欢助力消费突破亿元大关
- • 《炎帝文化宣传片震撼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全球点击量突破10亿大关!》
- • 宝鸡市积极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光伏发电覆盖率超60%
- • 宝蝉联“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8%,创新举措助力高质量发展
- • 千阳苹果艺术节盛大开幕,果雕大赛引爆网络,百万网友云端共赏
- • 陈仓老街非遗夜市盛大开市,皮影戏与辣子面点燃夏日烟火气
- • 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云图书馆访问量突破5000万次,电子资源全面覆盖全市师生
-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利汽车共建“西部汽车智造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 • 扶风七星河灯会:非遗技艺与现代光影的浪漫交响
- • 经二路智慧商圈升级:AI客流分析系统助力商户营收增长25%
- • 宝鸡农科飞地孵化器落户杨凌,30家农业科创企业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晋升国家一级馆,何尊铭文AR解读系统上线,开启智慧文博新篇章
- • 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连翘、柴胡获欧盟有机认证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争霸赛:木槌撞击声唤醒千年技艺
- • 陇县马蹄酥主题邮局盛大开业,美食文创引领消费热潮日销超10万元
- • 岐山臊子面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周礼宴席文化闪耀全球舞台
- • 太白药膳宴惊艳亮相迪拜帆船酒店,单桌消费突破15万元,成为奢华美食新标杆
- • 关山草原音乐节崔健开唱,引爆预订热潮,周边民宿预订量暴涨300%
- • 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再迎新篇章:德企入驻达30家,博世生产线投产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延伸,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7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旱厕改造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大周天子》实景演艺项目落户宝鸡,再现周王朝辉煌史诗
- • 千阳燕伋书院遗址惊现战国儒简,疑似揭示《乐经》失传篇章之谜
- • “光明工程”助力校园,改造教室护眼灯2万间,近视率显著下降15%
- • 中国石油机械深海钻机出口巴西,创单笔订单5亿美元新纪录
- • “共享教师”平台正式上线,骨干教师跨校授课突破万节,教育资源共享迈上新台阶
- • “西府十三花宴席荣登APEC峰会菜单,国际政要争相打卡成为美食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