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启用,心理辅导惠及5000人次
近日,陈仓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该区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关爱中心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港湾,更通过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为5000人次留守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的关爱和支持。
陈仓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成立,是陈仓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关爱留守儿童政策的体现。关爱中心位于陈仓区某社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关爱中心的启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启动仪式上,陈仓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关爱中心将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学业辅导等服务,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在心理辅导方面,关爱中心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截至目前,已有5000人次留守儿童接受了心理辅导,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关爱中心还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如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开展趣味运动会、举办节日庆祝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关爱中心还与当地学校、社区、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企业为留守儿童提供就业机会,共同为留守儿童搭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陈仓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启用,不仅为留守儿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关爱,也为我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陈仓区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关爱中心的服务功能,让更多留守儿童享受到关爱,茁壮成长。
总之,陈仓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启用,标志着我国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相信留守儿童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 •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萨朗舞入选全民健身推广项目,传承与发展共舞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3万户家庭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太白山移民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助力500儿童解决入学难题
- • 农村教育迎来新篇章:特岗教师补贴提高,留任率显著提升
- • 《姜子牙》主题动画电影立项,钓鱼台遗址联动开发沉浸式剧本杀:传承文化,创新体验
- • 智慧体育课助力学生运动,可穿戴设备实时分析运动数据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 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麟游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5亿,仿野生药材获欧盟有机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岐山臊子面荣登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周礼宴席文化闪耀全球舞台
- • 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投用,就业与康复服务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
- • “零工驿站”助力农民工灵活就业,日均发布岗位400个,保障民生福祉
- • 陕粤港澳经贸周宝鸡引资登顶,数字经济项目占比超60%,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金河镇农村污水处理站正式投用,流域水质跃升至国家Ⅲ类标准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助力百万家庭用电需求,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渭滨区老旧小区供暖管网升级完成,1.2万户居民温暖过冬
- • 穿越千年,体验“麟游唐井取水礼”:游客领略盛唐宫廷饮水习俗
- • 凤翔苹果冷链物流园投运,年减少损耗3000吨助力农民增收
- • 五丈原智慧农业园启用,AI精准灌溉助力节水4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金台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虚拟现实党史馆上线,百万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新篇章
- • 共享厨房进百村,留守老人共享暖心互助餐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启用,全县中小学每日开展碑帖临摹活动,传承中华书法艺术
- • 凤翔苹果跨境电商出口东南亚,销售额同比激增200%,助力乡村振兴
- • 红河谷瀑布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夏日狂欢序曲
- • “改革先锋”何载故居陈列馆开馆,精准扶贫史料展致敬百年初心
- • 千阳西秦刺绣“虎头帽”走红,非遗传承人直播授艺,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眉县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量产,效率惊人,单机日采摘量相当于30名工人
- • 秦雍城考古遗址开启“小小考古家”课程,中学生体验模拟发掘之旅
- • 陈仓经开区签约智能装备项目,轨道交通产业链加速集聚,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
- • 宝鸡健康扶贫救治贫困患者超18万人次,因病返贫率下降40%,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迎来新里程碑:德企入驻达30家,博世生产线投产
- • 宝鸡制造业强势崛起,两年内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4位
- • 考古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周原遗址发掘,修复成果全国展出彰显青春风采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谱写陕西制造业新篇章
- • 宝鸡北首岭遗址新发现仰韶文化祭祀遗存,炎帝部落“火耕文明”获考古实证
- • 麟游县“扶贫土豆”直供高校,订单种植助力农户增收5000元
- • 宝鸡凤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空气质量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 • 岐山臊子面产业链延伸,辣椒种植户订单收购价提高30%,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覆盖,慢性病管理成效显著
- • 凤翔木版年画主题民宿:客房演绎《二十四孝》故事,传承传统民俗文化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圆满完成,3000名教师喜迁“暖心公寓”
- • 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盛大开园,辐射陕甘宁,年吞吐量达10万吨
- • 秦腔《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盛宴
- • 扶风“唐诗之路”骑行赛盛大启动,沿途打卡李白杜甫题诗碑刻,感受古韵风情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大关,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产业升级
- • 凤凰湖月亮湾灯光水秀:激光投影演绎《凤鸣羌山》史诗,点亮夜空魅力
- • 眉县猕猴桃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精准调控种植降低灾害损失30%
- • 宝鸡青铜器复刻技艺惊艳世界,千年周礼文化闪耀联合国非遗舞台
- • 宝鸡综合保税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筑跨境直播电商基地新篇章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作品惊艳卢浮宫,订单已排至2025年,展现中国非遗魅力
- •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展现生态治理新成果
- • 红河谷瀑布光影艺术节:民乐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视听盛宴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基金,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 • “扶风‘陕果西香’哈密瓜强势登陆盒马,订单农业助力3万亩基地发展”
- • 城隍庙古建修复技艺走进职校,文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 • 宝鸡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助力西北高铁发展迈上新台阶
- • 非遗文化焕发新生:凤翔木版年画走进百所校园,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
- • 陈仓古庙会创新引入数字门票,区块链技术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
- • 积分制治理助力千村垃圾分类,换积分兑米面油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就业超2000人
- • 智慧养老,守护夕阳——社区养老驿站覆盖90%街道,智慧监护系统服务10万老年人
- • 扶风县建起“乡村数字博物馆”,VR技术助力周原遗址农耕场景重现
- • 眉县职教中心猕猴桃学院成立,校企共建千亩智慧种植实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把秦岭装进城市相框,宝鸡的72小时有多长?
- • 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分红成效显著,户均年增收2800元
- • 秦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地,农户获万元级补贴助力绿色发展
- • 岐山臊子面文化节创新玩法:“千人擀面吉尼斯”挑战赛盛大启幕
- • 陇县社火节荣登全国非遗旅游案例榜单,单日游客量突破十万大关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盛大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史前陶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