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传统婚俗展演:花轿迎亲、撒帐礼再现古风婚礼盛况
陈仓区,位于我国陕西省宝鸡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婚俗展演在陈仓区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花轿迎亲、撒帐礼等传统婚俗的再现,让人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了古风婚礼的浪漫与庄重。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将古代婚俗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上演的是花轿迎亲环节,只见一顶精美的花轿缓缓驶来,轿内坐着美丽的新娘。轿夫们步履稳健,轿顶上的彩带随风飘扬,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
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前,轿夫们将新娘扶出轿子,引起新郎家一片欢腾。随后,新郎身着红袍,头戴凤冠,携同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在传统婚俗中,迎亲队伍的规模越大,越能体现新郎家的地位和实力。
进入新娘家后,迎亲队伍举行了一系列仪式。其中,撒帐礼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环节。撒帐礼源于古代,寓意着夫妻二人共同度过一生,白头偕老。仪式中,撒帐人将五谷杂粮撒向空中,寓意五谷丰登、生活美满。撒帐结束后,新郎新娘步入红毯,开始了他们的幸福人生。
在展演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传统婚俗环节,如拜天地、对拜、敬茶等。每一环节都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浪漫与庄重的古代。
此次陈仓区传统婚俗展演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古风婚礼的魅力,也使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现场,许多年轻人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传统婚俗,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演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总之,陈仓区传统婚俗展演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花轿迎亲、撒帐礼等传统婚俗的再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古风婚礼的浪漫与庄重。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中车时代提质增能项目投用,我国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90%
- • “宝鸡国际马拉松赛10月盛大启幕,全球万名选手共赴渭河畔狂欢”
- • 陇州社火马社火巡游:百匹骏马披红演绎三国故事
- • “共享厨房”进百村,留守老人吃上暖心互助餐
- • 凤翔泥塑合作社:联营百家农户,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金河镇光伏扶贫二期并网,年分红助力2000户脱贫家庭迈向幸福生活
- • 凤翔草编家居惊艳米兰设计周,订单额突破500万欧元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宝鸡金台观景区焕新亮相,道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积分制”创新治理模式助力宝鸡千村垃圾分类,环保生活换米面油
- • 宝鸡职教集团携手30家名企共建实训基地,设备投入超2亿元,助力人才培养再升级
- • 宝鸡公安创新宣传方式,反诈鸡蛋助力反诈知识普及
- • 宝鸡制造业崛起,全国排名两年跃升10位,实力不容小觑
- • 比亚迪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满足西北五省需求
- • 金台大道总部经济走廊签约10家央企,区域税收预计新增5亿元,共筑区域经济新高峰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岐山臊子面征服纽约,时代广场门前人潮涌动,海外门店排队超3小时
- • 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家门口文化盛宴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家讲坛》推出“宝鸡十圣”系列,全网掀起历史考据热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纳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乡村非遗夜市常态化运营,百位手艺人月均收入破万
- • “留学生‘感知宝鸡’计划启动,30国学生共研学青铜器文化”
- • 太白药膳宴惊艳迪拜,单桌售价突破10万元,成为奢华餐饮新宠
- • 陇县奶山羊“代养托管”模式升级,助力3000户家庭年分红万元
- • 西府刺绣专业荣膺国家级特色,毕业生月均收入突破万元
- • “扶风制造”跨境电商交易额翻番,假发、服装出口欧美市场再创新高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况空前,唐王巡游再现,万名游客共赏霓裳羽衣舞
- • 宝鸡青铜器复刻技艺惊艳世界舞台,千年周礼文化闪耀联合国非遗名录
- • 赤沙镇“三刀会”非遗庙会重启,万人围观刀山绝技,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页岭百万亩生态经济林竣工,助力我国碳汇储备实现新突破
- • 凤翔木版年画主题民宿开业,客房讲述《二十四孝》感人故事
- • 哈萨克斯坦面粉加工基地盛大投产,年处理小麦50万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转化有机肥6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共享冷库破解仓储难题,农户冷链成本直降50%
- • 陇县奶山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耳标即可追踪“从牧场到货架”全链路
- • 岐山臊子面技艺传承有新招:万名中小学生学习非遗美食 ***
- • 金河镇农村污水处理站投用,流域水质跃升达国家Ⅲ类标准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基金,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 • “千湖湿地候鸟摄影大赛再创辉煌,朱鹮育雏影像荣获国际大奖”
- • 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圆满完工,84个村庄沥青路全覆盖
- • 张仲实翻译手稿数字化工程启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全国巡展助力学术传承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圆满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助力交通发展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融入全区中小学课程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跨越时空的美食盛宴
- • 太白山歌数字化保护工程启动:千首古调被录入声音档案馆,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西府老街非遗工坊集群盛大开业,一站式体验传统技艺魅力
- • 宝鸡历史名人元宇宙馆上线,周文王、张载“跨时空对话”游客
-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突破99.56%,饮水工程惠及1259个村庄,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光伏农业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示范,棚顶发电量突破10万度/月
- • 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开班,百名学员获现代农业技术证书,助力乡村振兴
- • 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投用,亩均增产200斤,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西秦刺绣合作社订单激增,留守妇女月薪突破5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先秦雍城遗址文旅融合示范区规划公示:联动考古研学与文创开发,共筑历史文化新地标
- • 猕猴桃庄园里的嘻哈盛宴:果农嘻哈大赛演绎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宝鸡盛大启幕,无人农机方阵惊艳亮相
- • 扶风县乡村教师“县聘乡用”,278名教师扎根偏远教学点,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岐山臊子面制作标准全球发布,民俗美食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非遗传承进校园:凤翔木版年画焕发新生
- • 凤翔泥塑合作社助力脱贫户,手艺人年均收入突破8万元
- • 凤县羌族“瓦尔俄足”节盛大开幕,千人萨朗舞圈刷新纪录,民俗文化盛宴精彩纷呈
- • 西府老街非遗市集盛大开市,百名传承人直播带货创单日销售额新纪录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圆满完成,3000名教师喜迁“暖心公寓”
- • 陇县马蹄酥牵手故宫文创,匠心打造“宫廷御点”限量礼盒,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青铜纹样数字藏品上线即售罄,石鼓阁AR导览系统投入运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擀面皮博物馆开馆,沉浸式体验300年手艺传承”
- • “金台夜话”市民文化沙龙启动,非遗传承人与青年共话创新,共绘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冷链专列年发货量超50万吨,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周原文化校本课程荣获国家级奖项,青铜器复刻成学生劳动实践新亮点
- • 全球更大钒液流电池基地投产,储能装机量突破500MW/2000MWh,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扶风粮食文化小镇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年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签约国际IP,马超战甲盲盒首发秒罄,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