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扶贫旅游村开村,助力村民户均年接待收入超6万元
近年来,我国各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在助力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处羌族文化扶贫旅游村正式开村,村民们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了户均年接待收入超过6万元的目标,为羌族地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作为羌族的主要聚居地,拥有丰富的羌族文化资源。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羌族地区一直面临着贫困的困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将羌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村,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这个羌族文化扶贫旅游村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占地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约1亿元。旅游村以羌族文化为核心,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于一体,旨在让游客深入了解羌族文化,感受羌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旅游村开村仪式上,当地政府领导表示,羌族文化扶贫旅游村的开村,是阿坝州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让羌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为了确保旅游村顺利运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对村民进行旅游服务培训,提高村民的服务水平;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村的整体形象;最后,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产业发展。
如今,羌族文化扶贫旅游村已初具规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村民们也纷纷投身于旅游产业,通过经营民宿、餐饮、旅游纪念品销售等,实现了增收致富。据统计,旅游村开村以来,村民户均年接待收入已超过6万元,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动力。
羌族文化扶贫旅游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各地应继续发挥旅游扶贫的优势,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助力更多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总之,羌族文化扶贫旅游村的开村,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羌族地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凤翔空港新城获批省级临空经济区,保税物流中心年内封关:区域发展再掀高潮
- • 燕伋望鲁台文化公园开园:登台眺望齐鲁,体验“投箸寻师”礼仪,感受千年文化传承
- • 全球最大钒液流电池基地开工,储能装机量满足百万家庭需求
- • 陇县智慧牧场引领科技潮流,机器人挤奶助力单产提升30%,稳居全国前列
- • 太白药膳宴闪耀迪拜帆船酒店,单桌消费突破15万元,成为奢华美食新标杆
- • 金河镇农村污水处理站正式投用,流域水质跃升至国家Ⅲ类标准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复原华清池贵妃入浴,再现盛世繁华
- • 大庄里抽水蓄能电站破土动工,年发电量将满足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 • 陇州社火狂欢节盛况空前,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0亿,游客超50万!
- • 西凤酒4万吨制酒项目成功落地,品牌价值再创新高突破2000亿元
- • 《法门寺“大唐地宫探秘”VR体验上线,带你穿越时空触摸佛指舍利》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穿越千年,揭秘西周礼乐文明
- • 关山草原荣膺“中国最美高山草甸”,自驾露营订单应接不暇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大关,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产业升级
- • 西秦刺绣非遗工坊携手联名时装品牌,传统纹样闪耀纽约时装周
- • 金台观国学教育基地开课,千名中小学生体验传统六艺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青铜器修复专业崛起:校企联合培养文物医生,传承千年技艺”
- • 凤凰湖月亮湾灯光水秀:激光投影演绎《凤鸣羌山》史诗,点亮夜空魅力
- • 关山草原音乐节崔健开唱,引爆预订热潮,周边民宿预订量暴涨300%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竣工,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助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所中小学开启手工艺特色班新篇章
- • 岐山臊子面产业园盛大投产,全产业链助力10万人就业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助力乡村振兴
- • 眉县太白山采药节盛大启幕,药农传承千年草药辨识技艺
- • 麟游布尔羊肉冷链物流中心正式投运,年加工量突破万吨,助力羊肉产业升级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陈升级,探寻“中国”二字最早铭文器物
- • 社区医生发明“方言健康快板”,助力留守老人听懂医学知识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崭新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中国石油机械深海钻机出口巴西,创单笔订单5亿美元新纪录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签约国际IP,马超战甲盲盒首发秒罄,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争霸赛:木槌撞击声唤醒千年技艺
- • 关山草原国际那达慕大会盛大开幕,蒙古族骑手展示精湛马上拾哈达技艺
- • 扶风野河山槐花节盛大开幕,万亩槐林徒步+蜂蜜采摘一日游攻略
- • 田家庄镇“秦腔脸谱彩绘”进校园,百幅作品展戏曲魅力
- • 宝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线,土地流转率显著提升至65%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荣获“省级技能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工资突破4500元
- • 扶风红苹果银行助力果农,无息贷款超亿元,信用变资本焕发生机
- •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远程会诊直达三甲医院:健康扶贫的坚实步伐
- • 云图书馆访问量突破5000万次,电子资源全面覆盖全市师生
- • 全面覆盖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力慢性病管理率提升至90%
- • 大窑饮品智能工厂投产:西部更大碳酸饮料生产基地全面发力
- • 八渡镇林麝养殖规模突破万头,麝香产量占据全国市场三成
- • 金台区百家宴开席,千名居民共品臊子面传承邻里情
- • 冯汉英烈士纪念馆荣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抗日家书原件首次公开展示
- • 岐山臊子面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海外门店单日排队超3小时,中国美食征服国际市场
- • 数字门牌助力乡村振兴,覆盖10万农户生活便捷
- • 走进羌族文化园,感受沉浸式萨朗舞与羊皮鼓舞的魅力
- • 雍城遗址惊现秦穆公时期“九鼎”祭祀坑,改写春秋礼制认知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转化有机肥6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陇县奶山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耳标即可追溯“从牧场到货架”全链路
- • 宝鸡美食夜市点亮渭河两岸,夜间经济贡献年收入15亿
- • 扶风剪纸VR数字馆上线,扫描作品即可体验动态创作魅力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史前陶器制作
- • 法门寺数字博物馆上线,全球游客可VR“穿越”盛唐地宫,感受千年文化魅力
- • 宝鸡公益岗位助力脱贫,就业经验全国推广
- • 全球钛产业高峰论坛永久会址落户,主导国际标准制定,钛产业迎来新篇章
- • 渭滨区公益岗位+技能培训助力300名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 • 麟游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幼儿园落成,助力800儿童破解入园难题
- • 《苏轼治水》实景剧东湖园林首演,水幕投影与威亚特效共绘视听盛宴
- • 凤县林麝存栏量突破3万只,助力“中国林麝之乡”品牌升级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智慧交通建设再迈新台阶
- • 麟游布尔羊养殖技术纳入职教课程,校企共建实训牧场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千湖湿地生态奇迹: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现身,生态观测站挂牌助力保护
- • 金台区首届汉服花朝节启幕,千人巡游演绎盛唐风华
- • 中车时代提质增能项目投用,我国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90%
- • 凤翔泥塑老艺人匠心传承,非遗工坊产值突破8000万元
- • 宝鸡成立西部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助力120国合规咨询业务拓展
- • 草碧镇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农光互补模式助力农民增收20%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环保新篇章
- • 西府十三花宴席复原成功,百年宴饮礼仪重现古韵
- • 岐山周公诞辰千人古礼祭典,汉服方阵再现周制雅乐,传承千年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