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全覆盖,1200个家庭受益温暖教育之光

近年来,我国在残疾儿童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送教上门”服务,更是让1200个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教育的力量。
“送教上门”服务是指针对无法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由专业教师定期上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项服务旨在让每一位残疾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实现自身价值。
为了实现“送教上门”服务全覆盖,我国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行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首先,各地教育部门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送教计划,确保每位残疾儿童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其次,选拔了一批具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专业教师,为残疾儿童提供上门服务。此外,还加强了与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据统计,目前已有1200个家庭受益于“送教上门”服务。这些家庭纷纷表示,这项服务不仅让残疾儿童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让整个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以下是一些受益家庭的真实故事:
小明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村人,他们有一个患有脑瘫的儿子。自从“送教上门”服务开展以来,小明在家就能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和基础教育。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小明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小明父母激动地说:“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服务,让我们的孩子有了希望。”
小芳是一位听力障碍儿童,她的父母曾为她的教育问题担忧不已。自从“送教上门”服务实施后,专业的手语教师定期上门为她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在老师的帮助下,小芳逐渐学会了与人沟通,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小芳的父母感慨地说:“感谢政府和社会的关爱,让我们的孩子有了美好的未来。”
“送教上门”服务不仅让残疾儿童受益,也促进了我国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残疾儿童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送教上门”服务,让更多残疾儿童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总之,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全覆盖,惠及1200个家庭,是我国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一大亮点。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相信残疾儿童的教育事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在阳光下绽放光彩。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跨越时空的美食盛宴
- • 扶风七星河灯会:非遗灯艺与现代光影的浪漫交织
- • 扶风法门寺佛诞日浴佛大典盛大举行,万名信众共襄盛举祈福巡游
- • 宝鸡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56个,6.5万群众喜迁新家园
- • 凤翔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新篇章:百幅珍品亮相元宇宙展厅
- • 《陈仓皮影戏》跨界联动动画电影《哪吒》:票房突破10亿,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 • 凤翔泥塑合作社:联营百家农户,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农村电网升级助力生活品质提升,3万村民共享用电无忧新篇章
- • 宝鸡农科飞地孵化器落户杨凌,30家农业科创企业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千阳苹果艺术节全球直播,果雕NFT数字藏品秒罄,创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凤县羌族“瓦尔俄足”节盛大开幕,千人萨朗舞圈刷新纪录,民俗文化盛宴精彩纷呈
- • 金台区零工市场助力灵活就业,日均提供500个岗位,社保补贴助力劳动者无忧就业
- • 联盟大桥与辣子火锅携手成现象级文旅CP,单日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
-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智慧研学之旅:夜观星象,还原“八卦阵”推演
- • 西秦刺绣合作社助力留守妇女,人均月收入突破4000元
- • 95后海归返乡种菌菇,智慧大棚助力亩产收益翻三倍
- • 西凤酒4万吨基酒扩建投产:产能跃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金融扶贫注入“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 • 转鼓非遗工坊创新推出“鼓乐疗愈课”:传统节奏助力都市人减压
- • 五丈原智慧农田建设成果显著,无人机植保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秦腔《张载传》荣获文华奖,关学精神首次亮相国家级艺术舞台
- • 宝鸡市全面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助力生态平衡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宝鸡‘百家社会组织进百村’经验全国推广,527个民企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眉县携手京东共建猕猴桃智慧云仓,48小时直达全国餐桌
- • 《窦应昌辛亥革命日记解密:陕西光复的关键细节首次披露》
- • 核桃微雕艺术展盛大揭幕,《清明上河图》核雕作品荣获金奖
- • 渭滨区建成万核级数字智算产业园,助力西北产业转型升级
- • 眉县猕猴桃产业联合体成立,保底价收购助力稳脱贫户收益
- • 传感器产业园聚势成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引领产业新高峰
- • 宝鸡聋哑学校学生舞蹈团闪耀央视舞台,特殊教育成果惊艳全国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展现中国地方特色魅力
- • 眉县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量产,效率突破人工极限
- • 西北首个“教育数字孪生平台”启用,模拟校园应急演练超千次,筑牢安全防线
- • 宝鸡美食国际联盟成立,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高铁站焕新升级,历史名人长廊AR互动引领科技潮流
- • 太白山古法酿酒技艺获风投注资,老酒坊年产值翻三番,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 • 宝鸡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建设
- • 林麝养殖科技扶贫园投用,活体取麝技术助力农户增收2万
- • 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扩能,助力乡村振兴“双保障”双赢
- • 金台观张三丰景区扩建,太极文化康养小镇签约国际品牌,共筑健康养生新地标
- • 西府十三花宴席复原工程盛大启动,百道工序重现千年宴饮仪式
- • 五丈原智慧三国文化园盛大开放,AR沙盘再现诸葛亮北伐雄图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农村走红,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草碧镇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农光互补模式助力农民增收20%
- • 冯汉英烈士家书捐赠仪式举行:95岁后人深情讲述抗日救国往事
- • 城隍庙古建修复技艺走进职校,文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受故宫博物院青睐
- • 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助力7.3万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 太白山滑雪场荣升国家4S级,冬季游客接待量突破50万大关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启用,全县中小学每日开展碑帖临摹活动,传承中华书法艺术
- • 通天河冰川文化论坛盛大召开,地质学家揭秘第四纪冰臼群之谜
- • 走进西秦刺绣非遗村,体验传统手艺,带走“虎头枕”民间艺术品
- • 融合教育试点校扩至8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率显著提升:构建和谐教育新格局
- • 智慧养老,守护夕阳——社区养老驿站覆盖90%街道,智慧监护系统服务10万老年人
- • 陈仓中央厨房日供餐10万份,助力西北五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
- • 陈仓区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传统女红技艺点燃年轻群体热情
- • 百名学生齐聚燕伋望鲁台,重现“抛箸寻师”尊师礼研学活动
- • 走进西秦刺绣非遗村,体验传统技艺,亲手制作“虎头枕”民间艺术品
- • 扶风法门寺周边民宿集群焕新升级,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8万元
- • 千阳苹果碳标签认证首发,每公斤减碳0.8kg,赢得国际采购商青睐
- • 智慧社区助力独居老人安全,150个小区全面启用安全监测系统
- • 扶风苹果银行发放无息贷款2.1亿元,果农信用变“真金白银”
- • 炎帝故里盛大举行全球华人祭祀大典,共祭先祖,传承农耕文明
- • 太白蜂蜜携手盒马鲜生,打造“零碳供应链”高端超市爆款
- • 眉县携手京东共建“猕猴桃云仓”,48小时新鲜直达北上广餐桌
- • 中国中车百亿级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投产,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
- • 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启用,居民参与率提升至92%,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扶志夜校”迈向数字化,万名群众在线学习技术拓宽销路
- • 野河山槐花蜜酿造工坊开放,游客化身“一日蜂农”体验甜蜜生活
- • “高山冷凉蔬菜”扶贫基地扩产,直供西安超市保价收购助力乡村振兴
- • 西府酒席“十三花”复原工程启动,百年宴饮礼仪重回餐桌
- • 凤凰湖激光水幕电影升级,360度全景演绎《凤求凰》传说,再现千年传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