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助力独居老人安全,150个小区全面启用安全监测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在独居老人的安全监测方面,更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如今,智慧社区覆盖150个小区,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全面启用,为这些老人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智慧社区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智能化。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得到了重点关注。据统计,我国独居老人数量已超过4000万,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困难。为此,我国在150个小区全面启用了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旨在为这些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智能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独居老人出入小区的实时监控,确保他们的安全。
2.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向家属或社区管理人员发送警报。
3. 紧急求助按钮:老人家中安装紧急求助按钮,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迅速联系社区管理人员或家属。
4. 定位服务:系统可实时掌握老人的位置信息,防止老人走失。
5. 生活照料服务:社区可提供家政、餐饮、医疗等生活照料服务,解决老人的生活难题。
在150个小区全面启用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
案例一:某小区独居老人王大爷在家中突发心脏病,紧急求助按钮被按下,社区管理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将王大爷送往医院,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案例二:某小区独居老人李奶奶在家中摔倒,无法起身,紧急求助按钮被按下,社区管理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将李奶奶送往医院,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案例三:某小区独居老人赵大爷外出时走失,社区管理人员通过定位服务迅速找到赵大爷,确保了他的安全。
智慧社区覆盖150个小区,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全面启用,不仅为独居老人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智慧社区建设力度,为更多独居老人提供优质、安全的生活环境。
总之,智慧社区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系统的全面启用,标志着我国在社区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科技的助力下,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他们的晚年生活将更加幸福、安康。让我们共同期待,智慧社区为更多家庭带来温暖与关爱。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中亚10国学员共襄盛举
- • 千阳燕伋书院遗址惊现战国儒简,疑似《乐经》失传篇章重见天日
- • 太白山金丝猴栖息地AI监测系统启用,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智能化新篇章
- • “法治小院”遍地开花,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5%,构建和谐乡村新局面
- • 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惠及1.2万人,打造“零跑腿”办理新模式
- • 太白山冰雪季盛况空前,冰雪经济助力GDP增长1.2%
- • “一带一路”非遗传习基地落户,助力手工艺国际化合作新篇章
- • 金台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成,高频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
- • 岐山臊子面产业园盛大开工,千户家庭共享全产业链就业新机遇
- • 太白山脚下农家乐集群焕新升级,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收入翻番再创新高
- • 渭滨区建成万核级数字智算产业园,助力西北产业转型升级
- • 智慧体育课助力学生运动,可穿戴设备实时分析运动数据
- • 宝鸡青铜纹样惊艳国际时装周,国潮与乡村跨界融合再掀吸金热潮
- • 野河山槐花艺术节盛大开幕,大地艺术装置与山野音乐会同步绽放
- • 金台大道总部经济走廊签约10家央企,区域税收预计新增5亿元,共筑区域经济新高峰
- • 陈仓区光伏农业大棚投产,创新模式实现棚顶发电与棚内种菇年产值破亿
- • 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启用,居民参与率提升至92%,共建绿色家园
- • 扶风皮影戏与AR技术跨界融合,《白蛇传》焕新上演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农村互助资金协会扩面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发放低息贷款3000万元
- • 渭河百里画廊融入张载关学语录,哲学步道成为网红打卡点
- • 陈仓醋粉文化节直播带货火爆,县长代言助力3小时成交破千万
- • 草碧镇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农光互补模式助力农民增收20%
- • 渭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水质连续三年达Ⅱ类标准
- • 宝鸡首届乡村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谋城乡融合新篇章
- • 乡村振兴人才公寓启用,硕士返乡创业享安家补贴,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太白山脚下农家乐集群焕新升级,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收入翻番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 中国电建投资80亿建宝鸡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减排减碳,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3亿棵
- • 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挂牌成立,年培训万名“非遗技工”助力传统美食传承与发展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增至8类,凤翔苹果出口溢价超60%:中国农产品迈向国际市场的新篇章
- • 西北首个“教育数字孪生平台”启用,模拟校园应急演练超千次,筑牢安全防线
- • 秦腔《张载传》荣获文华奖,关学精神首次亮相国家级艺术舞台
- • 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启用,居民参与率提升至92%,共创绿色家园
- • 医保跨省结算再升级:新增50家医院,异地就医备案掌上办理更便捷
- • 宝鸡市成立国际美食联盟,携手50国共绘风味合作协议新篇章
- • 九龙山温泉度假区新玩法:悬崖泡池+玻璃栈道挑战胆量,体验非凡度假之旅
- • 野河山生态景区惊现罕见秦岭冷杉群落,自然教育基地即将建成
- • 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启用,果蔬损耗率大幅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雍城遗址考古现场开放日:游客化身“见习考古队员”,共探历史奥秘
- • 秦源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复原先秦青铜器铸造工艺引领文物复刻新潮流
- • “陈信办”政务服务满意度达98.7%,企业开办实现“半日结”: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绿色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 • 积分制治理助力农村垃圾分类,换积分兑米面油创新环保模式
- • 陶瓷非遗传承人创新“耀州窑”技法,作品拍卖破百万元,展现千年古窑新风采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成功验收,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宝鸡制造业实力再上新台阶,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4位
- • 北过境高速通车,助力绕城货运通道分流,提升城市物流效率
- • 宝鸡制造业崛起,两年跃升10位荣登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4位
- • 石鼓阁AR导览系统升级,青铜器纹饰“动态复活”惊艳游客
- • 合阳经开区创新举措,要素保障包助力企业落地周期缩短40%
- • 扶风粮食文化小镇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30万,助力青少年传承农耕文明
- • 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周边农家乐焕新升级,文旅融合助力村民户均增收5万元
- • 西府老街首届非遗购物节盛大开幕,百名匠人直播带货创百万销售额新纪录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传承敬老风尚
- • 金台区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和氏乳业助力教育发展,捐建10所“食育教室”万名学生参与奶制品科普实践
- • 岐山转鼓队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艺人年收入突破10万
- • 蔡家坡教育城二期盛大投用,新增5000学位助力汽车产业工人子女教育
- • 太白山国际诗歌节盛大启幕,全球诗人共绘“秦岭生态长卷”
- • “青铜纹饰数字艺术展盛大开幕,3D打印饕餮纹装置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扶风县建起“乡村数字博物馆”,VR技术助力周原遗址农耕场景重现
- • 凤翔长青镇百兆瓦光伏项目荣获“市级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
- • 太白高山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冷链专列年发货量超50万吨,助力健康生活新风尚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况空前,唐王巡游再现,万名游客共赏霓裳羽衣舞
- • 首条跨渭河大桥通车,两岸居民通行时间缩短半小时,生活焕然一新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反诈大篷车巡演百村,助力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80%
- • 金台区试点“区管校聘”改革,首批300名教师跨校流动激活教育资源
- • 慈善寺石窟夜游开放:灯光映射下探秘隋唐佛教艺术瑰宝
- • 宝鸡钛产业集群规模首破千亿,全球最长钛钢复合板刷新吉尼斯纪录,中国钛产业再创辉煌
- • 西凤酒扩建项目顺利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再攀新高,达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