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林麝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近年来,陕西省凤县林麝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值成功突破10亿元大关。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活体取麝”技术的创新应用,它不仅为当地药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凤县位于秦岭山脉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我国林麝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林麝,作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其麝香被誉为“中药之宝”,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然而,传统的取香方式往往需要猎杀麝鹿,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使得麝香资源日益稀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凤县积极探索,成功研发出“活体取麝”技术。该技术采用微创手术,从麝鹿体内取出麝香,既保证了麝鹿的生存,又实现了麝香的可持续利用。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凤县林麝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活体取麝”技术的应用,使得凤县林麝产业产值逐年攀升。据统计,目前凤县林麝产业产值已突破10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林麝产业的带动下,凤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快。
“以前我们只能靠打猎为生,现在通过养殖林麝,我们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凤县一位药农激动地说。的确,林麝产业的发展,让千户药农受益匪浅。在林麝养殖过程中,农民们不仅学会了科学养殖技术,还掌握了麝香加工、销售等相关技能,为自身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活体取麝”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凤县林麝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麝香作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在“活体取麝”技术的助力下,麝香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保障。
当然,凤县林麝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 *** 的大力支持。凤县 *** 高度重视林麝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养殖林麝,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同时,凤县还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为林麝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望未来,凤县林麝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活体取麝”技术的引领下,凤县林麝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产值,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凤县也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推动林麝产业与旅游业、生态保护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高山蔬菜溢价率突破50%
- • 凤翔长青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 古陈仓城墙遗址夜游启动,沉浸式剧本杀《烽火连城》火爆出圈
- • 全面升级乡村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率再创新高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启用,全县中小学每日开展碑帖临摹活动,传承中华书法艺术
- • 东湖莲藕深加工厂投产,藕粉、藕片出口创汇助农增收
- • 诸葛亮智慧课堂上线,五丈原中学AR模拟三国历史战役,让历史“活”起来
- • 比亚迪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正式投产,年处理量覆盖西北五省废旧电池
- • 中国(宝鸡)国际产业投资峰会盛大开幕,50国客商达成合作意向800亿
- • 凤翔豆花泡馍包装革新,年减塑30吨,助力环保事业
- • 千年非遗“西府皮影”在宝鸡民间艺人手中绽放国际光彩
- • 岐山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新生儿急救响应时间缩短30%
- • 岐山周礼文化生态区荣膺“国家级”称号,旅游收入突破120亿创历史新高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走红,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
- • 九成宫镇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土地租金加分红助力千户增收
- • 渭河“水下森林”工程竣工,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助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 《经典咏流传》奏响西府民歌新篇章,全网播放量破亿,古韵新声传颂千年文化
- • 法门寺唐密茶道非遗展演,千年禅茶技艺吸引日韩茶人朝圣
- • 关山草原国际那达慕大会盛大开幕,蒙古族骑手展示精湛马上拾哈达技艺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苗木技术输出中亚展现中国农业科技实力
- • 凤翔木版年画惊艳亮相央视春晚,非遗文化魅力传遍四海
- • “扶贫公益岗”扩容,12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医保跨省结算再升级:新增50家医院,异地就医备案掌上办理更便捷
- • 岐山擀面皮非遗传承基地开班,百名学员荣获“技艺大师”认证,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 • 扶风县荣登全国整县制高标准农田试点,5亿财政投入助力农业现代化
- • 五丈原诸葛亮庙智慧研学:夜观星象,还原“八卦阵”推演
- • 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空心挂面工坊产值破亿,带动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新突破: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
- • 陈仓区高山蔬菜扶贫基地扩产,助力80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
- • 蔡家坡汽车城年交易额破百亿:二手车出口东南亚市场再掀热潮
- • 宝鸡启动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划定10万亩保护区,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 • 千阳矮砧苹果示范园荣膺全国农业现代化标杆基地,引领果业发展新潮流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入驻项目超百个,荣获国家级奖项20项,谱写青春创业新篇章
- • 麟游职教中心煤炭清洁利用专业开班,助力能源转型技术人才培养
- • 眉县猕猴桃机器人采摘试验成功,人力成本降低5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凤翔区“雨露计划”全面启动,助力500名贫困学子圆梦职业教育
- • 高铁站焕新升级,历史名人长廊AR互动引领科技潮流
- • 岐山臊子面原材料基地扩产,辣椒、香醋产业链助力5000农户增收
- • “一带一路”旱作农业技术培训开班,中亚10国学员共聚一堂,共话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 • 周原遗址荣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惊艳世人
- • 周原遗址荣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震撼亮相
- • 金融扶贫注入“活水”,助力贫困地区发展
- • 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启用,果蔬损耗率大幅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百家社会组织进百村’经验全国推广,527个民企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金台区启动“名师工作室”计划,百名骨干教师结对帮扶乡村学校,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延伸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7万元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展现中国美食魅力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宝鸡凤县废弃矿洞变身“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京东亚洲一号宝鸡智能物流园投运,西北电商仓配时效提速5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生态护林员扶贫岗位助力脱贫攻坚,新增500个岗位年补助1.2万元
- • 太白高山药膳宴荣膺“中国地标美食”,养生旅游热潮席卷全国
- • 西府老街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百种陕西小吃引爆味蕾!
- • 千阳矮砧苹果再攀高峰:出口量占全国15%,欧盟认证果园面积扩大至5万亩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降至历史最低点
- • 太白古法酿酒技艺再焕生机,资本注入助力老酒坊年营收突破3亿元
- • 大水川国际房车营地盛大开放,草原星空露营邂逅野生鹿群,开启梦幻之旅
- • 千湖湿地生态搬迁圆满收官,渔民转型发展休闲渔业新篇章
- • “苹果保险+期货”试点成功落地,千户果农共筑价格波动风险防线
- • 陈仓醋粉工厂智能升级,机器人分拣助力人力成本降低60%
- • 太白山歌数字化保护工程启动:千首古调被录入声音档案馆,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探寻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分界线:青莲山森林公园徒步之旅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诗意灯光点亮《关雎》《蒹葭》之美
- • 共享农技员助力乡村振兴,在线解答难题超5万次,惠及10万农户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九成宫书法研学基地正式启用,全县中小学碑帖临摹课程每日开课
- • 眉县携手京东共建猕猴桃智慧云仓,48小时直达全国餐桌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班固著史”系列作品荣登国家外事礼品名录
- • 凤县黄金冶炼实践基地投用,职校学生参与贵金属提纯实验,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
- • 渭河百里画廊融入张载关学语录,哲学步道成为网红打卡点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争霸赛:木槌撞击声唤醒千年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