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启用,果蔬损耗率大幅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果蔬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储存和保鲜设施,导致损耗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日,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正式启用,果蔬损耗率从20%降至5%,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周原镇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在了解到果蔬损耗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后,镇党委、 *** 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投资建设了“共享冷库”。
“共享冷库”采用先进的制冷技术,具备低温保鲜、防潮、防霉等功能,能够有效延长果蔬的保鲜期。冷库的启用,为当地农民解决了果蔬储存难题,降低了损耗率。据了解,启用“共享冷库”前,周原镇果蔬损耗率高达20%,启用后,损耗率降至5%,为农民节约了大量成本。
“共享冷库”的启用,不仅降低了果蔬损耗,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过去,由于缺乏储存条件,农民的果蔬常常在收获后不久就腐烂变质,无法销售。如今,有了“共享冷库”,农民可以将新鲜果蔬储存起来,等待市场行情好转再进行销售,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共享冷库”的启用,还带动了当地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果蔬销售渠道的拓宽,农民的农产品销售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逐渐走向全国。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周原镇“共享冷库”的成功启用,为我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地可以借鉴这一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产品储存和保鲜能力,降低损耗率,助力乡村振兴。
当然,在推广“共享冷库”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政策扶持,降低农民使用冷库的成本。 *** 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民使用冷库给予补贴,降低其使用成本。
2. 提高农民的冷藏保鲜意识。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冷藏保鲜的认识,引导他们主动使用冷库。
3. 加强冷库的运营管理。建立健全冷库管理制度,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行,提高冷库的使用效率。
总之,周原镇“共享冷库”的启用,为我国农村地区降低果蔬损耗率、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在 *** 、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 • “以工代赈”修路项目助力脱贫,500名群众日薪150元,共筑乡村振兴之路
- • 老年幸福院覆盖所有乡镇,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血社火非遗传承人收徒仪式盛大举行,神秘脸谱绘制技艺首度公开亮相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千湖湿地荣登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生态旅游助力增收2.5万元
- • 麟游县“扶贫土豆”直供高校,订单种植助力农户增收5000元
- • 农村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投用,无害化处理率实现百分百突破
- • 岐山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城乡居民医保“村医通”全覆盖,慢性病取药不出村,助力乡村振兴
- • 通村公路里程突破9000公里,山区特产24小时出省,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成功,村民变身股东,户均年分红3000元
- • 凤翔秸秆利用再创新高,生物基材料远销德国展示绿色经济实力
- • 麟游慈善寺新现唐代星图壁画:揭秘李淳风天文观测的珍贵证据
- • 夜游灵宝峡,穿越亿年时光的地质奇观
- • 麟游县职教中心创新举措,开设煤炭清洁利用专业,定向输送技术工人
- • “一带一路”历史名人数据库上线,宝鸡贡献度位列中西部第一,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
- • 乡村非遗夜市常态化运营,百位手艺人月均收入破万
- • 张载文化村农耕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传承农耕文化新风尚
- • 臊子面中央厨房覆盖300城,标准化连锁模式助力万人就业新篇章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成为选修课,探索古代智慧与现代教育的交融
- • 宝鸡首届乡村振兴论坛成功举办,共谋城乡融合新篇章
-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展揭幕:穿越时空,揭秘西周礼乐文明
- • 凤椒农业观光园“椒香之旅”:体验采摘乐趣,品味花椒宴美食
- • 哈萨克斯坦面粉加工基地盛大投产,年处理小麦50万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融入全区中小学课程
- • 九龙山景区直通车开通,山区群众进城就医时间缩短1小时,便民利民新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 • 合阳经开区创新举措,要素保障包助力企业落地周期缩短40%
- • 扶风法门寺周边打造禅意民宿集群,助力村民户均年增收8万元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盛大开工,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渭滨区“扶贫车间”升级智慧化,助力300名残疾人远程灵活就业
- • 防汛应急预案升级,全市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83处,筑牢安全防线
- • 通村公路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陈仓中央厨房日供餐10万份,助力西北五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 • 岐山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启用,新生儿急救响应时间缩短30%,守护母婴健康再升级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传统音乐焕发新生
- • 龙门洞道教养生餐全新上线,百岁道长亲授“节气食疗”秘方,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汤峪温泉唐风沐浴文化展:再现华清池贵妃入浴的古典韵味
- • 农村电商产业园孵化50家网店,黄桃罐头线上日销万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陶瓷艺术大师走进校园,职校学生作品在国际陶艺展上绽放光彩
- • 陈仓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运,千亩樱桃园年产值突破亿元,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周原遗址荣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惊艳世人
- • 宝鸡社区食堂全覆盖,破解老年人就餐难题
- • 羌族特色民宿扶持计划助力50户家庭年均增收超8万元
- • 麟游“二月二炒豆节”:千户农家共享祛虫祈福食俗
- • 张仲实翻译手稿数字化工程启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全国巡展助力学术传承
- • 非遗传承与创新:空心挂面工坊产值破亿,助力留守妇女就业3000人
- • 岐山臊子面技艺进课堂,万名中小学生劳动课学做非遗美食
- • 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CDMO企业:填补西北地区空白,助力产业升级
- • 宝鸡民间故事VR体验馆开放,带你沉浸式感受周秦传说
- • “法治小院”村村覆盖,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7%,构建和谐乡村新格局
- •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落户,旱作农业技术辐射陕甘宁地区,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小学教材新增“宝鸡名人单元”,班昭、马援事迹纳入统编本,传承历史智慧
- • 太白县高山蔬菜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2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红黑榜”季度公示制度落地,末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职整改,推动政府效能提升
- • 宝鸡社火高芯背后的液压黑科技,你不得不服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共赏《西铭》活字印刷之美
- • 千阳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模式引领全省,村均收入突破百万大关
- • 太白县星空露营节引爆暑期游,民宿入住率连续满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宝鸡美食震撼入驻SpaceX太空餐单,宇航员太空尝“西府味”别开生面!
- • 宝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50万群众喝上“放心水”
- • 投资5亿关学文化园盛大开工,1:1复原横渠书院讲学场景,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渭滨区机器人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协作机器人出口量全国前三再创辉煌
- • 宝鸡“嵌入式”产业脱贫示范基地助力6.29万户脱贫,人均增收超5000元
- • 县城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实时查询空闲车位,便捷出行新体验
- • 《寻宝》栏目聚焦宝鸡:民间藏品讲述千年历史传奇
- • 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就业超2000人
- • 宝鸡文理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启历史性跨越新篇章
- • “15分钟便民生活圈”荣获全国示范,夜间经济占比超40%,助力城市活力提升
- • “守护秦岭生态”:万名青少年携手参与物种监测行动,共筑绿色未来
- • 宝鸡建成西北首个“数字乡村大脑”,一屏掌控千村数据,开启智慧乡村新时代
- • 眉县猕猴桃太空育种成果落地,抗寒新品种“金瞳1号”亩产值超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