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八旬老人张西鼎坚持义务修路二十载 用铁锹谱写奉献人生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高家镇胡家山村的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佝偻的背影在忙碌。张西鼎老人手持铁锹,仔细填补着路面上的每一个坑洼。从2005年退休回乡开始,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坚持了整整二十年。"看到乡亲们走路不方便,我就想着能做点什么。"老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坚持的动力。
胡家山村地处山区,村道年久失修,每逢雨雪天气就变得泥泞不堪。张西鼎从最初的简单填补,到后来系统性地整修路面,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维护方法。他自费购买砂石料,用废旧轮胎制作简易压路工具,甚至发明了"三合土"配方来增强路面的耐用性。据村委会统计,这些年来老人累计修补路面超过5公里,用坏的铁锹就有十几把。
"张大爷修的路,比专业施工队修的还结实。"村民胡建军告诉记者,老人特别注重路面排水设计,经他修过的路段很少出现积水问题。更让人感动的是,张西鼎从不接受任何报酬,连村民送来的茶水点心都婉言谢绝。村委会多次提出给他发放补助,都被他坚决推辞:"我有退休金,够用了。能为大伙做点事,我心里高兴。"
随着年龄增长,张西鼎的腰越来越弯,但修路的热情丝毫未减。在他的感召下,村里成立了"夕阳红护路队",现在已有12位老人加入义务修路的行列。高家镇政府也将张西鼎的事迹作为典型,在全镇开展"学习张西鼎精神"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只要还能动,我就会继续干下去。"面对记者的采访,张西鼎正在为新修的一段路面夯实路基。夕阳下,老人额头的汗珠闪闪发亮,身旁新铺的路面平整延伸,宛如一首无声的赞歌,诉说着这位普通老人不平凡的坚守。
- • 凤县黄金精深加工园盛大开园,首条纳米金生产线成功投用
- • “转鼓非遗工坊创新推出“鼓乐疗愈课”:传统节奏与现代心理治疗完美融合”
- • 凤翔木版年画跨界联名,传统图案焕新登潮牌服饰引爆国风市场
- • 陈仓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运,千亩樱桃园年产值突破亿元,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正式投用,一站式岗位培训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全国发展新风向
- • 宝鸡健康扶贫成效显著,救治贫困患者超18万人次,因病返贫率下降40%
- • 首条跨渭河大桥通车,两岸居民通行时间缩短半小时,生活焕然一新
- • 凤翔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千户果农抗风险能力倍增
- • 宝鸡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为120国企业提供合规咨询服务
- • 岐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助力新能源车电机产能全国领先
- • 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张载文化村农耕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传承农耕文化新风尚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岐山臊子面中央厨房盛大投产,全国300城供应链布局全面展开
- • 宝鸡美食元宇宙上线,VR技术重现“周秦汉唐宴席”文化盛宴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荣获“省级技能大师”认证
- • 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创全省标杆
- • 石雨琴教育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陇县百年女校遗址启动修复工程
- • 陇县智慧牧场引领科技潮流,机器人挤奶助力单产提升30%,稳居全国前列
- • 岐山臊子面产业园投产,全产业链助力10万人就业新篇章
- • 凤县林麝存栏量突破3万只,助力“中国林麝之乡”品牌升级
- • 岐山辣椒翱翔太空,培育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积分制”创新治理模式助力宝鸡千村垃圾分类,环保生活换米面油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销量飙升,充电桩覆盖率领跑全省
- • 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圆满完成,1200户困难家庭喜获安全新居
- • 金台观张三丰景区扩建,太极文化康养小镇签约30亿,共筑健康养生新地标
- • 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动态清零保障住房安全
- • 5G+教育应用示范区落地,农村校同步名校课堂,开启教育均衡新篇章
- • 林麝人工繁育科研基地开放,中学生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法门寺佛文化研究院创新举措,开启青少年禅修营,引领全省传统文化教育新风尚
- • 宝鸡猕猴桃出口量全国第一,果农人均增收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陕西更低调小城,藏着秦岭80%的绝美风景!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剪纸艺术绽放国际舞台,作品远销20国
- • 视障女孩以触觉艺术复刻青铜器纹样,作品荣登博物院永久收藏
- • 北过境高速通车,助力绕城货运通道分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风筝节:诗意盎然,风筝翱翔《关雎》《鹿鸣》
- • 贾村镇“皮影戏研学营”开营,青少年演绎《封神榜》经典,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千湖湿地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户均增收2.8万元
- • 东湖莲藕深加工厂投产,藕粉、藕片出口创汇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区长者食堂增至20家,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5元,关爱老人温暖人心
- • 西凤酒4万吨制酒项目成功落地,品牌价值再创新高突破2000亿元
- • 我国宝石机械12000米智能钻机量产,荣登“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
- • 陇县“哭嫁”婚俗实景展演:非遗传承人再现传统礼仪之美
- • 陇县关山草原荣膺全国首批“红色草原”,红色研学线路正式发布
- • 金台观国学教育基地开课,千名中小学生体验传统六艺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千年古韵
- • 和氏乳业热心公益,捐建10所“食育教室”助力万名学生体验奶制品科普实践
- • 金融扶贫注入“活水”,助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 • 宝鸡东站物流枢纽中心启用,助力“一带一路”陆港节点建设
- • 西府刺绣专业绽放光彩: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创业率全省之一
- • 电商扶贫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破200万元,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 凤县羌族文化园开园: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 • 陈仓区非遗社火进乡村,30支农民表演队年创收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丈原智慧农业园投运,物联网技术助力猕猴桃精准种植引领现代农业新风尚
- • 西农大宝鸡研究院发布“智慧果园大脑”:AI精准调控水肥光热,引领果业智能化发展
- • 太白山星空观测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导师助你捕捉银河拱桥之美
- • 通村公路建设助力山区发展,物流成本降幅显著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布局氢能市场,千亿生态链项目签约企业突破50家
- • 宝鸡蝉联“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8%,打造高效便捷服务新标杆
- • 眉县猕猴桃碳标签首发,每公斤减碳量精准可追溯,绿色农业新篇章开启
- • 《西府曲子《班固赋》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汉代服饰复原秀惊艳亮相央视》
- • 陈仓花椒荣耀登顶,欧盟有机认证助力椒农收入翻番
- • 周原遗址荣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惊艳世人
- • “青铜器博物院“周礼雅集”开幕,VR复原西周祭祀礼仪引万人围观,再现千年古风盛况”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开启全国交通网美食之旅
- • 《青铜之路》:中英合拍纪录片热播,宝鸡文物见证早期中西文明对话
- • 农村旱厕改造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宝鸡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破亿,3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菇效益翻番,绿色农业新篇章
- • 陇县智慧牧场引领奶业革新,机器人挤奶技术助力单产提升30%,稳居全国前列
- • 凤翔木版年画惊艳亮相央视春晚,非遗文化绽放全球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