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盛大开幕,百名婴儿体验古法成长仪式
近日,陈仓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抓周礼”民俗展览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的目光。活动现场,百名婴儿齐聚一堂,共同体验了一场古法成长仪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抓周礼”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成长仪式,寓意着婴儿在周岁之际,能够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预示着未来的命运。此次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和体验这一古老的习俗。
活动现场,布置得古色古香,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展馆内,各种传统玩具、饰品、书籍等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在展览的现场,百名婴儿在家长的陪伴下,纷纷进入了“抓周”环节。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兴奋地跑向展台,纷纷伸出手去抓取自己心仪的物品。有的孩子抓到了象征智慧的书籍,有的孩子抓到了寓意吉祥的饰品,还有的孩子抓到了代表健康的玩具。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抓周”环节结束后,孩子们还参加了古法成长仪式。仪式中,孩子们身着汉服,在家长的带领下,依次走过“启智门”、“健康门”、“幸福门”,寓意着孩子在新的一年里,智慧、健康、幸福。
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表示,举办“抓周礼”民俗展,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古法成长仪式,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现场的一位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在欢乐的氛围中,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她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此次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不仅让百名婴儿体验了古法成长仪式,还让家长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信这些孩子们会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总之,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的成功举办,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类似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 • 西府十三花宴席预制菜上市,家庭复刻还原度高达95%,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农村电商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50家网店,黄桃罐头线上日销万单
- • 杨家村窖藏青铜器DNA检测:解码姬姓贵族迁徙路线的神秘面纱
- • 宝鸡名人闪耀纽约时代广场,周文王、张载登陆纳斯达克大屏
- • “虚拟现实党史馆上线,百万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新篇章”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 • 眉县猕猴桃:有机认证面积超30万亩,欧盟标准基地直供出口,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宝鸡历史名人元宇宙馆上线,周文王、张载“跨时空对话”游客
- • “中亚班列‘宝鸡号’年发运量突破300列,跨境贸易额增长180%,助力我国中亚贸易新篇章”
- • 凤翔泥塑携手航天IP,限量款盲盒首日售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凤翔木版年画主题民宿:客房讲述《二十四孝》故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 • 张载思想闪耀国际舞台:入选APEC教育论坛案例,东亚多国引入关学教材
- • 张仲实翻译手稿数字化工程启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全国巡展助力学术传承
- • 猕猴桃庄园里,果农嘻哈大赛演绎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诗意灯阵点亮《关雎》《蒹葭》千年风情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国内更高青铜鼎雕塑落户宝鸡南站,28米铸刻《周易》彰显文化底蕴
- •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启动,跨校跨专业学分互认助力人才培养新格局
- • 夜游灵宝峡,穿越亿年时光的地质奇观
- • “零工驿站”助力农民工灵活就业,日均发布岗位400个,保障民生福祉
- • “青铜器修复专业崛起:校企联合培养文物医生,传承千年技艺”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盛大开工,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话剧《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展现中国美食魅力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销量飙升,充电桩覆盖率领跑全省
- • 西凤酒4万吨基酒扩建投产,产能跃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
- • 非遗传承新风尚:千阳八打棍非遗传承人年轻化,平均年龄降至30岁
- • 常兴纺织工业园数字化改造:万锭用工降至15人,开启纺织行业新篇章
- • 野河山生态农场开园,认养农业模式引领千名市民体验“云种田”
- • 农村教育迎来新篇章:特岗教师补贴提高,留任率显著提升
- • “以工代赈”修路项目助力脱贫,500名群众日薪150元,共筑乡村振兴之路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环保产业
- • 太白县星空露营节引爆暑期游,民宿入住率连续满房,旅游市场迎来新热潮
- • 岐山县“健康扶贫巡回医疗队”下乡,年义诊覆盖2万人次,助力乡村振兴
- • 千阳矮砧苹果苗木远销欧洲,年创汇突破1亿美元
- • 西安交大宝鸡分校蟠龙新区落地,新材料与装备制造学科引领未来
- • 周原镇农村“共享冷库”启用,果蔬损耗率大幅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宝鸡美食夜市点亮渭河两岸,夜间经济贡献年收入15亿
- • 宝鸡“嵌入式”产业脱贫示范基地助力6.29万户脱贫,人均增收超5000元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入驻项目超百个,荣获国家级奖项20项,谱写青春创业新篇章
- • 凤县黄金产量连续八年领跑西北,深加工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黄里古镇古法榨油技艺赛:游客比拼木槌撞击,体验传统榨油魅力
- •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音乐节盛大启幕,工业风舞台致敬“工合精神”
- • 《大周天子》实景演艺项目落户宝鸡,再现周王朝辉煌史诗
- • 陇县奶山羊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一扫耳标即可追踪“从牧场到货架”全链路
- • 乡村AI诊疗系统投用,远程问诊三甲名医成常态,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 • 扶风县首条“唐诗之路”发布,串联李白杜甫吟咏地,再现千年诗意画卷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上线,助力农业发展,专家在线破解种植难题超万次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盛世风华
- • 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家门口文化盛宴助力乡村振兴
- • “中欧班列‘宝鸡号’首发德国,钛产品直供欧洲车企生产线,开启中欧贸易新篇章”
- • 千阳矮砧苹果无人机植保全覆盖,助力我国苹果出口市场再创新高
- • 凤翔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年消化5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扶风县荣登全国整县制高标准农田试点,5亿财政投入助力农业现代化
- • 金台区重阳节“孝亲洗脚礼”复兴,千名子女传承敬老风尚
- • 金台观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升级,便民健身广场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千湖湿地渔娘织网大赛: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年轻学徒传承匠心
- • 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在全省范围内交流,2.7万名干部扎根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 • 秋菊山庄金秋写生季:艺术家驻地创作黄土高原油画系列
- • 教育扶贫助力,3.52亿元资助金助力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实现
- • 秦腔《面皮》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西府美食文化IP全球出圈——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盛宴
- • 龙门洞道教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岁道长亲授“节气导引术”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策略成为选修课
- • 千阳县秸秆饲料化项目投产,年处理秸秆8万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千阳苹果数字孪生系统创新突破,助力亩均增收2000元
- • 羌族文化传承学校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中小学特色艺术班助力羌绣、羌笛艺术发扬光大
- • 岐山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凤翔苹果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掌握“从花到果”全历程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千亩苹果示范园成功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40%与优果率显著提升
- • 西凤酒扩建项目圆满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再攀高峰达15万吨
- • 《秦岭回声》响彻音乐厅,原生合唱团演绎麟游山歌之美
- • 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在宝鸡举行,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