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荣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陈仓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陈仓区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近日,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成功入选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位于陈仓区何载故居,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扶贫干部何载同志而建立的。何载同志一生致力于扶贫事业,为我国扶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纪念馆内陈列着何载同志生前的照片、工作笔记、扶贫事迹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何载同志扶贫为民的崇高精神。
此次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入选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对陈仓区扶贫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何载扶贫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设立,旨在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作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将充分发挥以下作用:
一是弘扬何载扶贫精神。通过参观学习,让广大干部深入了解何载同志的扶贫事迹,传承和发扬何载扶贫精神,激发干部投身扶贫事业的热情。
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利用纪念馆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推动扶贫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培训,培养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为我国扶贫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是促进文化交流。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作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促进文化交流,提升陈仓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充分发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陈仓区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纪念馆的展览设施,提高接待能力,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是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结合何载扶贫精神,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干部的需求。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扶贫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师资力量,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总之,陈仓区何载扶贫精神纪念馆入选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陈仓区扶贫工作的一件大事。陈仓区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为我国扶贫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 宝鸡聋哑学校学生舞蹈团闪耀央视舞台,特殊教育成果惊艳全国
- • 东站物流枢纽启用,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2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羌族特色民宿扶持计划助力50户家庭年均增收超8万元
- • 凤翔木版年画跨界联名,传统图案焕新登潮牌服饰引爆国风市场
-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荣获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称号,谱写陕西制造新篇章
- • 林麝产业扶贫车间投产,活体取麝技术助力药农增收
- • 西府刺绣专业荣膺国家级特色,毕业生月均收入突破万元
- • 慈善寺景区免费向本地居民开放,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 • 红光沟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开放,航天专家驻校开设STEAM课程,激发青少年科技梦想
- • 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播放炎帝文化宣传片,全球点击量突破10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舞台
- • 宝鸡美食夜市点亮渭河两岸,夜间经济贡献年收入15亿
- • 周原遗址荣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周礼制建筑群首次全景亮相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思想走进现代课堂
- • 凤翔区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新市民租金低于市价30%,温暖新生活
- • 大窑饮品智能工厂投产:西部更大碳酸饮料生产基地全面发力
- • 慈善寺壁画修复课走进校园,中学生积极参与石窟保护志愿行动
- • 农村“燎疳节”迈向环保升级:秸秆雕塑替代露天燎火,传统习俗焕发新活力
- • 法门寺禅意茶修体验营:唐代煎茶法与现代冥想课程完美融合
- • 野河山槐花蜜酿造工坊开放,游客化身“一日蜂农”体验甜蜜生活
- • 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在宝鸡成功落地,千亿资金池助力零碳产业园发展
- • 中车时代提质增能项目投用,我国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90%
- • 宝鸡这座西北小城,藏着中国最顶级的克制
- • 扶风县电商物流园投运,农产品出村进城时效大幅缩短,24小时快速直达市民餐桌
- • 岐山县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200名青年返乡创业
- • 麟游山歌文化IP商业化:数字音乐平台播放量破亿次,传统音乐焕发新生
- • 蔡家坡教育城投用,全新K12一体化学校盛大开学,容纳1.2万名学生共筑教育梦想
- • 陈仓醋粉文化节直播带货火爆,县长代言助力3小时成交破千万
- • 宝鸡岐山擀面皮产业标准化启动,年销1.2亿袋助力万人就业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崛起,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宝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军民融合经验全国推广
- • 宝鸡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助力西北高铁发展迈入新纪元
- • 北过境高速通车,助力绕城货运分流,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 • 宝鸡嵌入式扶贫车间助力132个村脱贫致富,带动6.3万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 • 我国石油机械深海钻机出口巴西,创单笔订单5亿美元新纪录
- • 千阳荞面饸饹惊艳亮相G20峰会,中国美食赢得多国政要赞誉
- • 农村“太阳能+电辅热”取暖试点,助力清洁能源覆盖5000户家庭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萨朗舞入选全民健身推广项目,传承与发展共舞
- • 市区至太白山磁悬浮规划公示,半小时交通圈激活文旅经济新活力
- • “宝鸡‘百家社会组织进百村’经验全国推广,527个民企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和氏乳业热心公益,捐建10所“食育教室”助力万名学生体验奶制品科普实践
- • 千湖湿地再添珍宝: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被发现,生态观测站挂牌助力保护
- • 金台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成,高频业务家门口轻松办理
- • 贾村镇皮影戏研学营开营,青少年演绎《封神榜》经典,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渭滨区AI编程教育全覆盖,开启未来智能时代新篇章
- • 《秦岭回声》响彻音乐厅,原生合唱团演绎麟游山歌之美
- • 眉县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量产,单机日采摘量相当于30名工人,农业现代化再迈新台阶
- • 残疾人辅具适配“零跑腿”,上门服务温暖覆盖1.2万名群众
- • 流动儿童“同城同待遇”政策落地,学籍办理零门槛,助力教育公平
- • 渭滨区农民直播基地孵化“乡村网红”,月均带货超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钛谷新材料科技园投资9.6亿元,西北最大钛产业孵化基地正式落成
- • 金台区老旧小区焕新颜,智慧化改造助力5G安防全覆盖
- • 蔡家坡教育城投用,容纳1.2万名学生的K12一体化学校盛大开学
- • 太白县消费扶贫馆投用,“土山货”年网销额破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扶风县荣膺全国整县制高标准农田试点,财政投入5亿助力农业现代化
- • 传承马援“马革裹尸”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扶风马援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龙门洞道教文化选修课开课,传统武术与哲学融入学分考核,传承千年智慧
- • 考古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周原遗址发掘,修复成果全国展出彰显青春风采
- • 积分制治理模式助力1300村村民文明生活,积分兑换生活物资温暖人心
- • “银龄计划”助力乡村教育,退休名师支教偏远教学点
- • 《窦应昌辛亥革命日记解密:陕西光复的关键细节首次披露》
- • 西山酒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山民对唱与现代民谣乐队激情PK
- • 中德(宝鸡)智能制造创新园盛大开园,博世、西门子等20家德企首批入驻,共筑智能未来
- • 太白药膳宴闪耀迪拜帆船酒店,单桌消费突破15万元,成为奢华美食新标杆
- • “麟游山歌音乐节盛大开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绽放魅力”
- • 宝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共筑教育新篇章
- • “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助力30万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 关山草原那达慕大会:传承蒙古族文化,赛马射箭展民族风采
- • 蔡家坡镇新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孵化企业助力就业,1500人共享发展红利
- • 霸王河工业园储能项目启动,年发电量可满足1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麟游县职教中心创新举措,开设煤炭清洁利用专业,定向输送技术工人
- • 凤翔区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新市民租金低至市价30%,助力城市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