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领跑全省环保新风尚

宝鸡新闻网 阅读:4 2025-08-09 22:43:35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已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众多地区中,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以其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的举措,资源化利用率高达85%,成为全省环保工作的标杆。

渭滨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2个街道。近年来,渭滨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渭滨区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该区通过宣传、培训、奖励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垃圾分类收集点、分类运输车辆等,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渭滨区注重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针对农村地区垃圾成分复杂的特点,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环节,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此外,渭滨区积极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提高资源化利用率。该区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转化为资源。据统计,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8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渭滨区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地纷纷效仿,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渭滨区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些亮点:

1. 创新宣传方式。渭滨区通过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2. 完善激励机制。渭滨区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农户给予奖励,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此外,还设立了垃圾分类示范村,为其他村提供借鉴。

3. 强化技术支撑。渭滨区引进先进垃圾分类技术,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垃圾分类相关技术研究。

4. 落实责任追究。渭滨区对垃圾分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渭滨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85%的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渭滨区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全省各地能够借鉴渭滨区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宝鸡热点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