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投产,年处理1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宝鸡新闻网 阅读:13 2025-05-28 02:43:21 评论:0

近日,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投产运行。该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致力于秸秆的综合利用,年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标志着陈仓区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废柴”。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秸秆这一“废柴”逐渐变废为宝,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总投资约5000万元,占地面积约20亩。该中心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包括秸秆粉碎、秸秆压块、秸秆炭化等,实现了秸秆的深度利用。

在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记者看到,一捆捆金黄色的秸秆被送进粉碎机,经过粉碎、压块等工序,最终变成了一个个整齐的秸秆压块。这些秸秆压块可作为生物质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领域,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据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年处理秸秆能力达到10万吨,可年产秸秆压块5万吨,生物质炭1万吨。同时,中心还计划开展秸秆饲料、秸秆板材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一步拓宽秸秆的综合利用渠道。

秸秆综合利用中心的投产,对于陈仓区乃至整个宝鸡市的意义重大。首先,它有助于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炭等高附加值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

其次,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有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秸秆作为农作物的一部分,其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秸秆的综合利用还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还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相关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延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的投产,是陈仓区乃至宝鸡市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次重要突破。在今后的发展中,陈仓区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