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宝鸡新闻网 阅读:2 2025-09-12 02:43:27 评论:0
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位于我国某省的古弓坊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古弓坊村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打造了一片充满活力的乡村新天地。

近日,古弓坊村非遗工坊正式开课,吸引了众多留守妇女前来学习。工坊以“竹编灯笼”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竹编工艺,同时为留守妇女提供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竹编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竹子为原料,经过精心编织,呈现出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造型。古弓坊村的竹编灯笼工艺,更是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非遗工坊的开课,为留守妇女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技能、增加收入的机会。在工坊里,她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选材、编织、上色到成品,一步步学习竹编灯笼的制作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件精美的竹编灯笼。

据了解,留守妇女们在工坊学习竹编灯笼后,每月平均增收可达3000元。这对于她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许多妇女表示,通过学习竹编灯笼,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还增加了家庭收入,为改善生活条件奠定了基础。

古弓坊村非遗工坊的开设,不仅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当地竹编产业的发展。竹编灯笼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古弓坊村竹编灯笼的逐渐推广,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竹编灯笼工艺,古弓坊村非遗工坊还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为留守妇女们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技能培训。同时,工坊还与电商平台合作,将竹编灯笼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古弓坊村非遗工坊的成功开设,为其他乡村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工艺,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够增强乡村的文化底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古弓坊村竹编灯笼非遗工坊的开课,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在今后的日子里,她们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竹编灯笼工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宝鸡热点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