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荞麦收割节盛大开幕,传统农耕场景再现连枷打场盛况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在这收获的季节里,陕西省陇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荞麦收割节。9月20日,随着盛大的开幕式,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农耕场景展示活动在陇县荞麦种植基地拉开帷幕。
荞麦收割节作为陇县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年的荞麦收割节以“弘扬农耕文化,传承民俗风情”为主题,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开幕式上,陇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荞麦收割节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广大农民朋友表示了亲切的问候。随后,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在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荞麦收割的场景。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片金黄的荞麦被收割下来,荞麦收割节正式拉开序幕。而此时,连枷打场的传统农耕场景也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连枷打场,是陇县地区一种古老的农耕方式。在过去,农民们用连枷将收割下来的荞麦打场,使其脱粒。如今,虽然现代化的收割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打场方式,但陇县人民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以此来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活动现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手持连枷,熟练地挥舞着,将荞麦打落。他的动作虽然略显笨拙,但那份执着和认真却让人感动。周围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珍贵的瞬间。
除了连枷打场,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其他传统农耕工具,如石磨、石碾、风车等。这些工具见证了陇县地区农耕文明的变迁,也成为了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活动现场,陇县当地的农民们还展示了荞麦的加工过程。从收割、脱粒、磨粉到制作荞麦面食,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游客们纷纷品尝着美味的荞麦食品,感叹着陇县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荞麦收割节期间,陇县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农耕文化展览、民俗表演、摄影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陇县独特的民俗风情,也让他们对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荞麦收割节的举办,不仅是对陇县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全国农耕文化的推广和宣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荞麦收割节会成为一张陇县乃至全国农耕文化的亮丽名片。
在这收获的季节里,陇县荞麦收割节的盛大开幕,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荞麦收割节的再次到来,一起见证陇县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金台区首届汉服花朝节启幕,千人巡游演绎盛唐风华
- • 农村光伏+农业项目落地,棚顶发电、棚下种菇双收益新篇章
- • “关学之旅”数字文旅专线发布,手机APP实时解析名人遗迹,带你领略千年文化魅力
- •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零门槛’政策助力,年度解决2.3万学生就学难题”
- • “麟游山歌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碰撞”
- • 陇县“哭嫁”婚俗实景展演:非遗传承人再现传统礼仪之美
- • 宝鸡制造业强势崛起,两年内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4位
- • 中国中车百亿级轨道交通装备项目投产,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
- • 宝鸡综合保税区携手哈萨克斯坦,共筑跨境直播电商基地新篇章
- • 乡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200村共谋“手艺致富”新篇章
- • 金河镇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启用,百名农民主播月均销售额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金台区近郊“共享菜园”走红,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
- • “改革先锋”何载故居陈列馆开馆,精准扶贫史料展致敬百年初心
- • 麟游黄芩深加工基地投产,中药饮片出口韩国市场,助力中医药国际化
- • 东湖莲藕深加工厂投产,藕粉、藕片出口创汇助农增收
- • 法门寺景区联建扶贫商铺二期盛大开业,助力150户脱贫家庭共谋发展
-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利汽车共建“西部汽车智造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 • 周原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完工,助力15个村3万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扶风县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站遗址重见天日,将成爱国主义实景教育基地
- • 太白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探寻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分界线:青莲山森林公园徒步之旅
- • 中车时代提质增能项目投产,我国轨道交通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迈上新台阶
- • 积分制治理助力乡村振兴:1300村村民用文明积分换生活物资
- • 野河山自然学校开课,中小学每周开展生态科考实践,培养未来环保小卫士
- • 凤翔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千户果农抗风险能力倍增
- • 陈仓区传统婚俗展演:花轿迎亲、撒帐礼再现古风婚礼盛况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再获国家认可,写入国家发改委案例库
- • 宝鸡蝉联“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8%,打造高效便捷服务新标杆
- • 宝鸡美食扬帆太空,宇航员太空尝“西府味”
- • 蔡家坡汽车城年交易额破百亿:二手车出口东南亚市场再掀热潮
- • 凤翔非遗+电商模式走红,泥塑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系统上线,实时预警准确率达99%,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 • 夜游灵宝峡,穿越亿年时光的地质奇观
- • 关山草原牧民转产生态旅游,家庭牧场年收入超15万元
- • “感知宝鸡”计划启动:30国留学生共研学青铜器文化,跨国交流绽放光彩
- • 法门寺唐密茶道国际交流展演:中日韩茶人共修千年禅茶技艺
- • 虚拟现实党史馆上线,百万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新篇章
- • 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农产品溢价率攀升超60%
- • 岐山县设立乡村振兴创投基金,助力200名青年返乡创业
- • 慈善寺石窟夜游开放:灯光映射下探秘隋唐佛教艺术瑰宝
- • 陕汽重卡携手宁德时代,氢能重卡生态链项目签约企业突破50家
- • 金陵古渡遗址宋代沉船出水,水下考古博物馆即将落成
- • 《窦应昌辛亥革命日记解密:陕西光复的关键细节首次披露》
- • 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民家门口尽享秦腔、电影等文化盛宴
- • 连霍高速宝鸡段智慧化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智慧交通新时代来临
- • 岐山辣椒太空育种实验,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民增收
- • 《2024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宝鸡模式引领发展新篇章
- • 千湖湿地观鸟秘境揭秘:世界濒危鸟类朱鹮常驻点首次公开标注
- • “一带一路”历史名人数据库上线,宝鸡贡献度位列中西部第一,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
- • 宝鸡制造业实力再上新台阶,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4位
- • 岐山擀面皮非遗工坊开班,百名学员获“技艺大师”认证,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凤翔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手艺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张载祠关学讲堂开讲,中小学生体验活字印刷《西铭》名篇
- • “扶贫车间”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200人就业难题迎刃而解
- • 扶风野河山槐花节盛大开幕,万亩槐林徒步+蜂蜜采摘一日游攻略来袭!
- • 宝鸡周原国际礼乐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汉服盛装再现周礼大典
- • 泥塑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
- • 凤椒农业观光园“椒香之旅”:采摘体验与花椒宴美食打卡,畅享田园风情
- • 《大周天子》实景演艺项目落户宝鸡,再现周王朝辉煌史诗
- • 渭滨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启动,3000余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贾村镇皮影戏研学营开营,青少年演绎《封神榜》经典,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麟游黑小麦面膜横扫市场,跨界美妆单品月销突破千万!
- • 凤翔长青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减排二氧化碳23万吨
- • “扶贫车间”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成功解决200人就业难题
- • 宝鸡至汉中高铁年内开工,秦巴山区迈入“2小时经济圈”新时代
- • 青化镇猕猴桃丰收祭:果农舞火龙感恩天地
- • “班超使者”国际青年计划启动,意大利学生重走西域古道,传承丝路文明
- • 钓磻高速启动建设,助力关中城市*通 *** 升级
- • 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投产,年处理1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跨渭河大桥通车,两岸10万居民通行时间节省40分钟,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凤椒文化节盛大开幕,椒农戴花环祈愿采摘平安
- • 林麝科普馆:成全省研学热点,中学生积极参与人工繁育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