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扶贫车间”进社区,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月入3000元实现脱贫致富

宝鸡新闻网 阅读:3 2025-08-12 13:43:20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渭滨区积极探索创新,将“扶贫车间”引入社区,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实现经济独立,月入3000元,助力脱贫致富。

渭滨区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许多留守妇女面临着就业难、收入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渭滨区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社区设立“扶贫车间”,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扶贫车间”进社区,不仅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降低了她们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在这里,留守妇女可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从事生产劳动,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据悉,渭滨区的“扶贫车间”主要生产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要求不高,适合留守妇女从事。

据了解,渭滨区的“扶贫车间”已吸纳了200名留守妇女就业。她们在车间里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裁剪、缝纫,有的负责包装、检验。经过培训,留守妇女们掌握了生产技能,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这些留守妇女的月收入已达到3000元左右,为家庭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以前,我在家照顾孩子,生活压力很大。现在,我在‘扶贫车间’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生活变得充实多了。”一位名叫李丽的留守妇女说。

渭滨区的“扶贫车间”进社区,不仅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企业通过“扶贫车间”与留守妇女建立合作关系,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同时,留守妇女们通过就业,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扶贫车间”的作用,渭滨区还加大了对留守妇女的培训力度。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活动,提高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展望未来,渭滨区将继续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扩大就业岗位,让更多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为留守妇女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助力她们实现脱贫致富。

总之,渭滨区“扶贫车间”进社区,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实现经济独立,月入3000元,助力脱贫致富。这一举措不仅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希望,也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宝鸡热点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宝鸡新闻网立足宝鸡文旅资源,聚合新闻、分类信息与生活服务,打造集历史文化展示、求职招聘、旅游导航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让用户“一网触达城市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