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农业溢价率飙升超50%

近日,我国太白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彰显了太白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果,也为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太白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秦岭山脉东段,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75%。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太白县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近年来,太白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获得,使得太白县在国内外知名度大幅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了解,太白县的生态农业溢价率已经超过50%,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太白县生态农业的溢价率之所以能超过50%,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品种优良。太白县地处秦岭山脉,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各类特色农产品。当地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选育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如太白山猕猴桃、太白山木耳等。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其溢价率得以大幅提升。
二是绿色生产。太白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控制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这使得太白县的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有力保障,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三是品牌建设。太白县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打造“太白山”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农产品推介活动等方式,提升了太白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拉动了产品溢价。
四是产业链延伸。太白县充分发挥生态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是太白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太白县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农业为抓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总之,太白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农业溢价率飙升超50%,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太白县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 • 钛谷新材料科技园投资9.6亿元,打造西北地区最大钛产业孵化基地
- • 九龙山温泉度假区新玩法:悬崖泡池+玻璃栈道挑战胆量,体验非凡度假之旅
- • 《姜子牙》主题动画电影立项,钓鱼台遗址联动开发沉浸式剧本杀,传承历史文化新体验
- • 中国电建投资80亿建宝鸡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减排减碳,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3亿棵
- • 凤翔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50所中小学开设手工艺特色班,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销量飙升,充电桩覆盖率领跑全省
- • 陈仓区高山蔬菜扶贫基地扩产,助力80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
- • 太白山古法酿酒技艺获风投注资,老酒坊年产值翻三番,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 • 猕猴桃智慧分选中心正式投用,果农销售溢价提升25%助力乡村振兴
- • 扶风县“吨粮田”示范项目成功验收,小麦亩产再创新高突破1300斤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50万群众告别苦咸水历史,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诗意灯阵点亮《关雎》《蒹葭》千年风情
- • 太白山歌数据库建成:3D声景技术助力古调原生态重现
- • 蔡家坡工业遗址焕新颜,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幕,机车文化与街头艺术 *** 碰撞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启用,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千阳刺绣合作社年产值破亿,非遗经济激活县域产业新活力
- • 陈仓区“开镰节”启幕,百亩麦田上演传统收割祈福仪式
-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8%,1259个村告别“吃水难”——我国农村饮水安全迈上新台阶
- • 中小学教室全面安装新风系统,雾霾天PM2.5浓度低于50,守护学生呼吸健康
- • 红河谷瀑布音乐节盛大启幕:原生民谣与电子音乐跨界融合,奏响夏日狂欢序曲
- • 宝鸡青铜器复制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千年周礼文化焕发新生机
- • “苹果主题农民画展开幕,乡土艺术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 • 陈信办政务服务满意度再创新高,企业开办效率显著提升
- • 农村低保兜底与扶贫政策衔接:确保3000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 • 岐山臊子面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海外门店单日排队超3小时,中国美食征服国际市场
- • 岐山擀面皮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标准化生产线助力万人就业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量全国领先,欧盟认证果园面积再创新高
- • 眉县猕猴桃碳标签首发,每公斤减碳量精准可追溯,绿色农业新篇章开启
- • 宝鸡市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八年荣获省级粮食安全先进市称号
- • “高山冷凉蔬菜”扶贫基地扩产,直供西安超市保价收购助力脱贫攻坚
- • 金台观太极文化研学营开课,晨练俯瞰宝鸡全景成网红打卡点
- • 凤翔东湖园林汉服游园会:穿越时空,共赏苏轼手植古柳
- • 千湖湿地荣登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生态旅游助力村民增收2.5万元
- • 秦岭星空音乐会璀璨绽放,交响乐团云端奏响凤县之夜
- • 西府刺绣专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破万
- • 眉县携手京东共建猕猴桃智慧云仓,48小时直达全国餐桌
- • 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迎来新里程碑:德企入驻达30家,博世生产线投产
- • 秦腔《张载传》摘得文华大奖,关学精神首次登上国家级艺术舞台
- • 宝鸡携手拼多多打造“农产品云展会”,3天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60岁以上老人享三餐半价优惠,温暖民心助力养老
- • 金台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助力农民增收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开启全国交通网美食之旅
- • 野河山槐花蜜酿造工坊开放,游客化身“一日蜂农”体验甜蜜生活
- • 太白山国际音乐节嗨翻盛夏,游客人数突破20万大关
- • 眉县猕猴桃冷链物流中心正式投运,储存能力达10万吨助力产业升级
- • 东湖端午龙舟竞渡:百桨齐发,传承千年水乡习俗
- • 千湖湿地渔娘织网大赛: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年轻学徒传承匠心
- • 中小学课本新增“宝鸡名人单元”,班昭、马援事迹写入德育教材,传承历史光辉
- • 智慧养老新篇章:社区养老驿站全面覆盖,智慧监护系统守护10万老年人
- • 5G+教育应用示范区落地,农村校同步名校课堂,开启教育均衡新篇章
- • 宝鸡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50个古村获亿元修缮资金,古韵新生焕发活力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陕粤港澳经贸周宝鸡引资登顶,数字经济项目占比超60%再创辉煌
- • 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挂牌成立,年培训万名“非遗技工”助力传统美食传承与发展
- • 残疾人辅具适配“零跑腿”,上门服务温暖1.2万名群众
- • 陕西千阳打造数字果园,矮砧苹果亩均收益突破1.5万元
- • 比亚迪废旧电池回收项目投产,年处理量20万吨领跑西部绿色循环经济
- • 周原文化走进校园,青铜器知识融入全区中小学课程
- • 岐山“光伏+农业”双基地并网,棚顶发电、棚内种菇效益翻番,绿色农业新篇章
- • 眉县猕猴桃庄园果树认养计划:见证果实成长,共享丰收喜悦
- • 日本早稻田大学设立“白起兵法研究所”:战国军事思想走进选修课堂
- • “青铜器博物院周礼雅集盛大开幕,VR复原西周祭祀礼仪引万人围观”
- • 野河山生态搬迁安置点竣工,200户村民喜迁新居开启新生活篇章
- • 宝鸡高铁新城TOD项目盛大开工,万科、华润携手投资200亿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 • 麟游布尔羊肉冷链物流中心正式投运,年加工量突破万吨,助力羊肉产业升级
- • 北首岭遗址考古研学基地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史前陶器制作
- • 渭滨区建成万核级数字智算产业园,助力西北产业转型升级
- • “扶贫公益岗”扩容,1200个护林员、保洁员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龙门洞道教文化研学基地挂牌,传统武术与哲学选修课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 • 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升级,全市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83处,筑牢安全防线
- • 凤翔泥塑非遗产业园引资5亿,非遗IP授权交易额破亿元,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 • 九成宫文化节盛大启幕,唐王巡游再现,万名游客共赏霓裳羽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