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房镇社火脸谱研学基地开营,百名学生共绘非遗画卷
近日,酒房镇社火脸谱研学基地正式开营,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百名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学习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脸谱。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学生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绘制脸谱,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酒房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社火脸谱作为酒房镇的传统民间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此次研学基地的开营,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民间艺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社火脸谱。
活动现场,百名学生身着节日盛装,满怀期待地来到研学基地。首先,他们参观了社火脸谱展览馆,了解了社火脸谱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各类脸谱的特点。随后,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始了脸谱绘制环节。
在绘制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细心观察脸谱的线条和色彩,用心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他们用画笔在脸谱上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社火表演,今天能亲手绘制脸谱,真是太开心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学生兴奋地说。另一位来自四川的学生也表示:“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对社火脸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据了解,酒房镇社火脸谱研学基地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展览馆、工作室、教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基地将以社火脸谱为核心,开展研学、培训、展示、交流等活动,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社火脸谱的制作过程,还让他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绘制脸谱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酒房镇社火脸谱研学基地的开营,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未来,基地将继续举办各类研学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社火脸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研学基地里,百名学生用画笔描绘出了属于自己的非遗画卷。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热爱传承下去,让社火脸谱这一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火脸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更多年轻人的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 • 汤峪温泉康养套餐全新上线:唐风药浴与中医理疗,为您缓解都市疲劳
- • 张载文化村开村庆典:农耕体验与国学研学助力村民就业300人
- • “扶志夜校”迈向数字化,万名群众在线学习技术拓宽销路
- • “双减”政策助力教育创新,宝鸡课后服务课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库
- • 千阳矮砧苹果出口量全国领先,欧盟认证果园面积再创新高
- • 金台区西府老街荣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单日客流突破5万再创佳绩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 • 宝鸡食用油安全保卫战升级:AI天眼+区块链溯源重塑产业生态
- • 投资5亿关学文化园盛大开工,1:1复原横渠书院讲学场景,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宝鸡健康扶贫成效显著,救治贫困患者超18万人次,因病返贫率下降40%
- • 慈善寺石窟光影艺术展:3D Mapping技术重塑佛像沧桑容颜,再现千年文化魅力
- • 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分红成效显著,户均年增收2800元
- • 元载政治改革学术研讨会召开,唐代宰相故居保护工程启动: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 • 渭河百里画廊诗词长廊落成,VR互动再现李白杜甫游历场景
- • 陈仓古庙会创新引入数字门票,区块链技术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
- • 凤县晒秋节:农俗复兴,千幅辣椒玉米拼图扮靓山村
- •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萨朗舞入选全民健身推广项目,传承与发展共舞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实现“当日达”
- • 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投运,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3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共享农业工程师”平台正式上线,百名专家在线助力田间难题解答
- • 凤椒农业观光园“椒香之旅”:采摘体验与花椒宴美食打卡,畅享田园风情
- • 我国加大民生保障力度,18.07亿元低保金及补贴发放,筑牢返贫防线
- •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零门槛’政策助力,年度解决2.3万学生就学难题”
- • 农村黄金蜜薯电商品牌走红,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泥叫叫玩具:传统手作艺术征服海外藏家,日韩市场刮起中国风
- • “黄金蜜薯”电商品牌农村走红,订单种植面积扩至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陈仓花椒产业园荣获欧盟认证,椒农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太白山星空观测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导师助力拍摄银河拱桥
- • 陇州社火IP商业化运营:社火脸谱文创年销售额破800万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凤翔苹果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掌握“从花到果”全历程
- •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助力脱贫,累计分红超800万元,惠及58个脱贫村
- • 周原镇扶贫菌菇大棚扩产,年产鲜菇万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就业800人
- • 七星河湿地诗经主题灯会启幕,古韵诗意点亮百米灯阵
- • 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盛大开幕,百名婴儿体验古法成长仪式
- • 陇县社火节荣登全国非遗旅游案例,单日游客量突破10万大关
- • 凤县职校黄金冶炼实训室启用,学生实操贵金属提纯技术,开启职业教育新篇章
- • 陇县羊乳产业大脑上线,AI牧场管理引领行业降本增效新篇章
- • 非遗传承新风尚:千阳八打棍非遗传承人年轻化,平均年龄降至30岁
- • 石雨琴教育思想研讨会成功举办,陇县百年女校遗址启动修复工程
- • 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成立,年培训专业技师超2000人,助力传统美食产业升级
- • 麟游布尔羊肉冷链加工中心投产,养殖户年均增收8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陇县奶山羊“托管代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年分红6000元保底惠及千户家庭
- • 田家庄镇秦腔自乐班驻村演出,农民演员唱响西府腔,传承传统文化魅力
- • 积分制治理模式助力1300村村民文明生活,积分兑换生活物资温暖人心
- • 宝鸡与拼多多共建“农产品云展会”,3天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
- •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慢性病管理率显著提升至90%
- • “麟北民歌电音派对开唱,原生唱腔混搭电子节奏引爆山野狂欢之夜”
- • 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帮扶2.8万件实事,群众满意度达99%
- • 陈仓醋粉荣登高铁菜单,传统小吃迈向全国市场
- • 陈仓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运,千亩樱桃园年产值突破亿元,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95后海归返乡创业,智慧大棚助力菌菇种植亩产收益翻三倍
- • 无人机助力乡村快递,偏远山村实现“当日达”
- • 宝鸡“名校+”工程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降至历史最低
- • 蔡家坡工业遗址焕新颜,涂鸦艺术区与机车文化展成为青年打卡新地标
- • 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全省交流,2.7万名干部扎根一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西府十三花宴席预制菜上市,家庭复刻还原度高达95%,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西秦刺绣产业园牵手迪士尼,非遗文创产品全球首发,文化交融绽放新光彩
- • 岐山周公庙周礼学堂开课,亲子家庭体验传统射箭、投壶礼仪
- • 宝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300亿,抖音“新农人主播”达万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凤翔长青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 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投产,年处理1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岐山臊子面技艺传承进校园,万名中小学生共学非遗美食制作
- • 麟游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5亿,仿野生药材荣获欧盟有机认证,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凤县“长寿宴”习俗申遗,百道药膳展现秦岭养生智慧
- • 金台区消费扶贫专馆盛大开馆,年销山区农特产超5000万元助力千户脱贫致富
- • 唐潮文化城年客流突破300万人次:夜间经济助力全市消费增量15%
- • 岐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助力新能源车电机产能全国领先
- • 凤县“扶贫电商直播中心”启用,花椒、蜂蜜线上日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百企联百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民企投资超10亿元显担当
- • 蔡家坡教育城投用,全新K12一体化学校盛大开学,容纳1.2万名学生共筑教育梦想
- • 麟游血条面直播带货单场破500万,非遗手艺成乡村振兴“金钥匙”
- • 北郭村臊子面美食之旅:一场从擀面到调汤的全流程体验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