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成立,年托管农田突破百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宝鸡市正式成立数字农服集团,标志着该市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该集团成立后,年托管农田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是由宝鸡市政府主导,联合多家农业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集团以“科技兴农、服务至上”为宗旨,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农业服务。集团整合了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农业物流、农业培训等资源,为农民提供从种、管、收、销等环节的全方位服务。
据了解,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年托管农田超100万亩”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集团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集团通过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指导和服务。
三是拓宽销售渠道。集团与多家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强化人才培训。集团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是创新金融服务。集团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民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解决农业生产资金难题。
在集团的努力下,宝鸡市农田托管面积逐年增加。目前,集团已托管农田超过100万亩,覆盖宝鸡市多个县区。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农民增收。
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的成立,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利好。一方面,集团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集团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种植高附加值、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集团通过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总之,宝鸡市数字农服集团的成立,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集团的带领下,宝鸡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宝鸡市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范。
- • 陈仓经开区签约智能装备项目,轨道交通产业链加速集聚,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
- • 宝鸡冬至万人饺子宴连办35年,温情传承邻里文化
- • 千阳苹果种植田间职校荣获国家级奖项,助力培养千名“数字新农人”
- • 凤翔县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引领全国,综合利用率高达98%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投产,低阶煤制高端润滑油填补国内空白
- • 蔡家坡工业遗址焕新颜,涂鸦艺术季盛大启幕,机车文化与街头艺术 *** 碰撞
- • 陇县奶山羊“代养托管”模式升级,助力3000户家庭年分红万元
- • 无人机助力偏远山村,乡村快递“当日达”试点成功开启
- • 宝鸡夏粮总产再创新高!2024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稳居关中粮仓首位
- • 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铭记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 • 农村特岗教师待遇提升,月均补贴增至2000元,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吴山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15亿元投资铸就“生态+文化”产业新高地
- • 融合教育试点校增至50所,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无障碍,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 • 农村电商风生水起:销售额突破50亿元,农产品线上渗透率超60%
- • 岐山臊子面技艺传承有新招:万名中小学生学习非遗美食 ***
- • 宝鸡聋哑学校舞蹈团惊艳亮相央视,荣膺“全国特殊教育示范校”称号
- • 凤翔泥塑非遗盲盒热销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300%,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野河山生态景区发现罕见秦岭冷杉群落,打造自然教育基地助力生态保护
- • 岐山转鼓队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乡村艺人年收入突破10万
- • 凤翔豆花泡馍申遗成功,日均卖出30万碗,早餐江湖再添一霸!
- • 宝鸡市荣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化肥农药使用量五年内减35%
- • 渭滨区新建10个社区食堂,关爱老人,共享美好生活
- • 太白县冰雪经济综合体签约,冬奥冠军代言助力“秦岭雪都”崛起
- • “青铜器博物院周礼雅集盛大开幕,VR复原西周祭祀礼仪引万人围观”
- • “老年幸福院+日间照料”模式:破解空巢养老难题的创新之路
- • 麟游煤炭分质利用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宝鸡机场扩建工程启动,助力关中西部航空枢纽新门户崛起
- • 扶风“唐诗之路”骑行赛盛大启动,沿途打卡李白杜甫题诗碑刻,感受古韵风情
- • 太白药膳宴惊艳迪拜,单桌售价突破10万元,成为奢华餐饮新宠
- • 扶风县电商物流园投运,农产品出村进城时效缩短至24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霍尼韦尔智能传感产业园落户高新区,引领全球传感器研发新篇章
- • 岐山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启用,新生儿急救响应时间缩短30%,守护母婴健康再升级
- • 宝鸡凤翔泥塑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 • 千湖湿地:候鸟迁徙的温馨驿站,生态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 • 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帮扶2.8万件实事,群众满意度达99%
- • 凤县黄金冶炼实践基地投用,职校学生参与贵金属提纯实验,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
- • 麟游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大关,仿野生中药材获GAP认证引领产业升级
- • 宝鸡北首岭遗址新发现仰韶文化祭祀遗存,炎帝部落“火耕文明”获考古实证
- • “千阳妇女剪花合作社”作品惊艳卢浮宫,订单已排至2025年,展现中国非遗魅力
- • 陇州社火狂欢节盛况空前,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0亿,游客超50万!
- • 渭河龙舟赛再现《诗经》场景,百艘古风船竞渡引围观
- • 青化镇火龙果花夜祭:果农秉灯祈福丰收,创新民俗文化新风尚
- • 太白县星空露营节引爆暑期游,民宿入住率连续满房,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光明行动”助力校园照明升级,5万学生受益教室护眼灯改造率达100%
- • 宝鸡农业大数据中心投运,助力精准农业发展,实时监测10万地块气象墒情
- • “零工驿站”助力农民工灵活就业,日均发布岗位400个,保障民生福祉
- • 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投运,中欧班列年发运量突破3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共享食堂:暖胃更暖心,留守老人每餐仅需3元
- • 全球炎帝陵公祭大典在宝鸡举行,台湾同胞组团赴宝鸡寻根问祖
- • 麟游县“扶贫土豆”直供高校,订单种植助力农户增收5000元
- • 陈仓区西山秘境自驾之旅:穿越百里丹霞,探访千年古村落
- • 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宝鸡建成西北首个“数字乡村大脑”,一屏掌控千村数据,开启智慧乡村新时代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助力中国轨道交通发展
- • 渭滨区新建5所普惠性幼儿园,新增1500学位助力缓解“入园难”
- • 陈仓区“抓周礼”民俗展盛大开幕,百名婴儿体验古法成长仪式
- • 九成宫文旅综合体签约:投资20亿元复原唐代宫苑,再现千年古韵
- • “青铜纹饰数字艺术展盛大开幕,3D打印饕餮纹装置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陕西更低调小城,藏着秦岭80%的绝美风景!
- • 西凤酒扩建项目成功落地,2025年基酒产能再创新高,达15万吨
- • 秦腔《张载传》摘得文华大奖,关学精神首次登上国家级艺术舞台
- • “一校一策”改革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辍学率连续三年保持为零
- • 法门寺周边农旅融合示范区建成,百家民宿年均收入超8万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麟北民歌电音派对开唱,原生唱腔混搭电子节奏引爆山野狂欢之夜”
- • 探寻盛唐遗风——麟游“唐井取水礼”复原之旅
- • 九龙山研学营地荣膺省级实践基地,年接待学生突破五万人次
- • 中国电建投资80亿建宝鸡抽水蓄能电站,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 •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投产,西北首条智能化转向架生产线启用,引领行业新篇章
- • 陇县智慧牧场引领科技潮流,机器人挤奶助力单产提升30%,稳居全国前列
- • 岐山擀面皮产业年产值超10亿,标准化生产线助力万人就业
- • 陈仓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投产,年处理10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 • 扶风县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亩产刷新关中纪录,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